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文章内容页

读《朝花夕拾》有感

来源:励志一生 日期:2017-09-28 08:43:34 分类:读后感 阅读:

读《朝花夕拾》有感(一)

陈晓莲

《朝花夕拾》,顾名思义是早晨盛开的鲜花,傍晚的时候摘去,本书记录了鲁迅回顾少时的故事,并借这些故事间接讽刺当代社会黑暗,《朝花夕拾》,原来叫《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写的却全是幼年青年时期的事。

说实话,初读全书,我有种莫名的感觉,因为读了后我都不知道他讲了什么,除了有两篇我能读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因为这是我学过的课文。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中,鲁迅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肥皂树、紫红的桑椹、有鸣蝉在树叶里蝉鸣,还有轻捷的叫天子从草间直窜向云霄去了",充分描绘出百草园里充满了无限的乐趣。但当鲁迅要上学时,家里将他送进了三味书屋,往日的快乐一去不复返,取而代的是学习的枯燥,而鲁迅却竭力寻找快乐,"折腊梅树、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童童趣。

藤野先生》一文彰显出入鲁迅崇高的情怀鲁迅为了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笑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选择了去仙台学医,他想中国人首先得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国家才能富强,由此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他怀着远大抱负,一星就过,但这个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残酷现实粉碎了:有一次放电影,他看见一个中国人就要被枪毙了,一群中国人却在旁边若无其事的看热闹。鲁迅思想受到极大的震动,这使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为了拯救中国人,鲁迅毅然选择了弃医从文,虽然他知道,文学这条路有多么艰难

从文章表面看,鲁迅似乎都是用了些温情的文字,但其实,他把愤怒藏的更深。有人说柔软的舌头是最伤人武器,也许鲁迅正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吧!

作者:陈晓莲 三都中学学生

读《朝花夕拾》有感(二)

记忆·追忆·回忆

初二5班 镜捷

伴着午后的阳光,读上一本好书,是多么美好事情。古今中外有那么多文人,最喜的不过是鲁迅。在中学时期,也会经常看到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经》、《藤野先生》,这一篇篇经典都印在了脑子里。最近都在读朝花夕拾,除了这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鲁迅回忆中留下的印记。我越发沉迷于这本书,鲁迅先生写的旧事,仿佛凝聚了我的万千思绪,让我们又仿佛回到了儿时。

我最喜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院的泥墙根,也是陪伴了作者的童年,也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一幕幕美丽景色浮现在脑中。从书中,仿佛看到了阿长给鲁迅讲美女故事地里捕鸟更是写出了作者童年快乐,无忧无虑的时光。而在《阿长与山经》中,为我们呈现了长妈妈这样一个角色,作者先抑后扬,通过后来长妈妈,一个连山经都续成"三哼经"的人,却给我买到了我盼望的,梦寐以求的山经,从这篇文章中,也深深地体现了作者对长妈妈怀念、留恋。

而在《藤野先生》这篇文章里,作者批判了一些同流合污的人,表达了对他们的厌恶,而后遇到了作者的恩师—藤野先生。也是在这篇文章中,我知道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而且他用藤野先生来警醒自己发现。鲁迅一生埋头于写作,拿笔杆子来与那些封建世俗之辈和这黑暗社会斗争

读书,能修身养性,培养我们的好,陶冶我们的情操。习、熏、悟、化一直是我学习中的四个字,让我们做一个阅读写作、生活的人。

读《朝花夕拾》有感(三)

黑龙江省伊春市南岔区

东方红小学六(2)班 宋佳

书就像一只鲜花,沁脾,书就像一轮鲜红的旭日,拔开了我中的阴霾。书就像一双翅膀,让我们在理想天空自由飞翔

—题记

坐在桌旁,看着那本最喜的《朝花夕拾》,品味鲁迅先生黑暗童年……

"鲁迅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努力方向!"是啊!只有鲁迅那样坚贞的风骨才能流泻出《朝花夕拾》这样的惊世绝作,与其说他是个坚韧的文人,不如说他是个手拿志枪的战士在笔墨的武器下,他写出了《范农》的无奈、父亲医病的冤屈和孔乙己的悲哀。他在"朝花夕拾"的回忆中,言出了诲人不倦的藤野先生鲁迅的长妈和禁锢思想的三味书屋……

鲁迅,带领中国走向了新的未来……

品读全书,印象犹为深刻的莫过于《范农》了。

这篇文章描述了范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革命后愈发积极的他却遭到迫害,一个志气方刚的知识分子,就此堕落

农,总有一种淡淡的悲伤,一个志向远大,追求梦想知识分子,一次又一次努力奋斗,换来的却是失败结果……

使人失望的旧社会革命和对国者的同情致使鲁迅先生挥笔写下了这质朴感人的文章——《范农》。

朝花夕拾,回忆往事,忘不了旧社会黑暗、忘不了国志士的谋求发展、忘不了资本主义者的野蛮与欺压。

鲁迅,中华人民的代表,后代人世永恒的丰碑!

忘不了,书——《朝花夕拾》。

指导老师:向东辉

评语:《朝花夕拾》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平的回忆散文,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流露出作者对社会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学生,读这本书确有一定难度,但老师从你的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对范农的同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语言深刻凝练,着实另人刮目相看,不愧为班级的读书明星。(向东辉)

读《朝花夕拾》有感(四)

忆往昔

在我读过的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了。

这本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无不让人读着读着就想起鲁迅先生小时候的场面:总是趁大人不注意,钻进百草园,与昆虫耍,又或者摘些野果野花。与伙伴一起捉鸟,却总是因为急,而又捉不到很多!

到了晚年在回忆童年,就仿佛在夕阳时采下那清晨时种的花,虽不如清晨时的绚烂与艳丽,但也有着独特的风采,在夕阳的余晖中,有着一股淡淡的忧伤满足

《朝花夕拾》里记录的全是他童年回忆,对比是主要调料。用许多文字写在百草园的无忧无虑,又写了不得不去三味书屋读书,用无忧无虑衬托出三味书屋的乏味。再说藤野先生,"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可是教书却是一丝不苟,一视同仁。这不是也体现出藤野先生高尚品格么?

虽然在鲁迅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让人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眼光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激情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自然,向往自由

无锡市市育英实验小学

五(1)班 王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