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8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北门口预言
韩少功:北门口预言_ 韩少功:北门口预言 北门口是杀人的地方。 城楼靠河,乌鸦总是栖在城墙上,凝视河水里涌荡着的夕阳或晨星。船到了,船客们钻出船篷,忽觉世界明亮耀目,脸上红红的兴奋,便开放在满河的捣衣声及其回声之中。外地人东张西望,鼻梁几乎承受不住凌空欲下的楼影,还有斑驳的青苔,蓬生的蒿草,以及城门上&ldquo...[阅读全文]
-
阅读:3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故人
韩少功:故人_ 韩少功:故人 余先生去国二十年后重返故乡,是小城一件新鲜事。事先省里有关部门来过电话,称余先生是爱国侨胞,在香港及美洲有数千万资产,这次回乡观光,地方上务必热情接待,以利招商引资和改革开放。 县委县政府已开会专题研究过此事。县招待所五号小楼立刻重新装修,换地毯,换窗帘,灭老鼠,喷香水,摆设盆...[阅读全文]
-
阅读:1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一块钱一摇
韩少功:一块钱一摇_ 韩少功:一块钱一摇 山里人以前做生意少,就算交易也不像是交易。比如卖瓜论个,不管大小是一个价;卖羊论只,大一点小一点不生计较。卖柴则论步:把柴禾码成大体上四四方方的垛子,然后以脚步丈量出一二三。至于脚步的长或短,柴垛的高或低,都是马马虎虎的。 牛马是比较昂贵的财产,计量不能太随意,因此买卖时...[阅读全文]
-
阅读:3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寻找主人的船
韩少功:寻找主人的船_ 韩少功:寻找主人的船 建伢子本名建华。听说我想去粟木峒,他到处去找桨,窜了两三家都没找着,最后骑摩托去他婶娘家扛来两支。 我们在水边解船也费了点时间。有一条小破船进水太多;另一条断了桨桩,没法挂桨;最后一条是竹船,舱里有麻袋和镰刀,看来主人正准备去割禾收谷。建华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这些东西丢上...[阅读全文]
-
阅读:3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最后的战士
韩少功:最后的战士_ 韩少功:最后的战士 我爬过湘东北一带很多山头,常常发现那里有战壕、弹壳以及弹片。一堆锈炮弹在那里出土,可见那里曾经到处是战场。红军时期就不说了,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国军以沉船封堵长江航道,湘、鄂、赣三省交接的这一脉山地,就成了阻击日军西进的重要战区。蒋介石题写的“气壮山河&rdquo...[阅读全文]
-
阅读:6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垃圾户
韩少功:垃圾户_ 韩少功:垃圾户 笑花子的父亲叫雨秋,是村里最穷的人,号称垃圾户,孤零零住在大山深处,方圆数里之内没有邻居。那里原是块坟山,以前属于山那边的陈氏。两间破瓦房住着陈家的守坟人。后来陈家败了,守坟人走了,破房久久地空着,便成了雨秋的窝。 去雨秋家看看不容易,需要爬几座山,走到气喘吁吁头昏眼花,才有...[阅读全文]
-
阅读:1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非典时期
韩少功:非典时期_ 韩少功:非典时期 2003年春夏之际的非典时期,我是在乡下度过的。从电视里看,全国似乎进入了战争状态,只差没全天滚动式地播送国歌和战争动员令了。但乡下人对这种紧张不以为然。“什么非典呢?不就是人瘟么?”照他们的理解,鸡有鸡瘟,猪有猪瘟,人当然也难免人瘟,这事古已有之,没...[阅读全文]
-
阅读:1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一师教
韩少功:一师教_ 韩少功:一师教 茶盘砚有个雪娥嫂,信基督教。她残了一只眼睛,但犁田打禾什么都做得,历年来交税费最全,完成摊派工最早,还收养了一残疾少年,比男人还勤劳,比干部还义道。 她第一次见到我,就愤愤批判唯利是图。她说村里有一富户,做什么都斤斤计较,让出几分山给村里修路,算起钱来也心狠手辣。他就不想想他...[阅读全文]
-
阅读:3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农痴
韩少功:农痴_ 韩少功:农痴 去学校公厕挑粪的时候,时常会与一个人不约而同地会师在粪坑前。他黑长脸,破草帽,裤脚上一定沾泥带土。一双黄胶鞋前面破了洞,鞋后跟挂着几条散纱,像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荒货。 看他两个特大型号的粪桶,谁都不可能知道他是个城里人。他姓余,人称“余老板”,因为多年前...[阅读全文]
-
阅读:5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月下狂欢
韩少功:月下狂欢_ 韩少功:月下狂欢 卓别林的电影里有人的机器化。其实,不光是蓝领可能机器化,当下很多白领也面临厄运。一般标准下的白领,通常是在电子眼的监控之下,在大车间似的办公区里,就位于矮隔板的格子岗位,像装配板上的一个个固定插件,一插上去就紧急启动,为公司的利润奔腾不息。眼睛,颈椎,腰椎,心脏,植物神经等等...[阅读全文]
-
阅读:3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瓜菜
韩少功:瓜菜_ 韩少功:瓜菜 电话和摩托车在乡村最适用,方便了大家联络,省了好多时间和脚力。其次是电视,虽然有些节目不一定让人们全看明白,但至少给夜晚添了些热闹。乡下利用率最低的现代器具要数冰箱,因为瓜菜都在地上,随吃随摘,用不着冷藏。大部分肉食多以腌制,熏制,晒制等方式保存,山民们在这方面的习惯不易改变。 ...[阅读全文]
-
阅读:6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青龙偃月刀_ 韩少功:青龙偃月刀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阅读全文]
-
阅读:4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天上的爱情
韩少功:天上的爱情_ 韩少功:天上的爱情 山顶上还住着人,不过不是《桃花源记》里的避秦遗民,而是多年前迁来的一对私奔男女。 他们原住江西修水,是叔叔与侄媳的关系,只因侄儿到广东打工,长年不在家,侄媳一遇难事就得找叔叔叔帮忙。要种田了,得请叔叔来赶牛犁田。要卖猪了,得请叔叔来套绳捉猪。有时侄媳头痛脑热,也得靠叔叔请...[阅读全文]
-
阅读:3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空山
韩少功:空山_ 韩少功:空山 去山上的路越走越窄,越走越荒,越走越静。前十几里路还勉强可以见到人迹。有人挑着竹子,或者是背着雨伞,在曲折小路上下山来,与我们擦肩而过。虽然不相识,但不会没有必要的客套。 “上去呵?” “下去呵?” 或者由我们先搭腔: &l...[阅读全文]
-
阅读:4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疑似脚印
韩少功:疑似脚印_ 韩少功:疑似脚印 我听到一阵哗啦啦的异响,跑到院子里探头一看,见竹林里枝叶摇动,还有个隐隐约约的黑影,似乎正在藏匿。是谁呢?我随手抄起一杆铁锹大叫一声,那里便有一刻的静止,然后冒出一个顶着蛛网和草须的脑袋。 “我来砍点茅竹。”他露出两颗黄牙。 “你是谁?...[阅读全文]
-
阅读:5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非法法也
韩少功:非法法也_ 韩少功:非法法也 邻村的两个后生惨遭大祸。一个电工,一个帮手,架设外线的时候,不知为什么突然呵呀一声,双双翻倒在水田,水淋淋的身体抽搐不已。 有人怀疑他们违章操作。有人怀疑另有第三者肇事,比方说在配电间冒然合闸。到最后,几乎所有人却一口咬定了供电公司:施工前缺少培训,施工有监督,材料质量也可...[阅读全文]
-
阅读:4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打车子
韩少功:打车子_ 韩少功:打车子 “打车子”是铁香的说法,指她与三耳朵床上的事。这是仲琪偷听到的,传开以后让人们笑了好一些时日,后来也成了马桥的习语。 汉语中关于食欲的论并不缺乏。表示烹调方式方面,有蒸。煮、炸、炒、爆、溜、煎、辅、脑、酱、卤、烟等等,表示口舌动作方面,有吃、呷、吸、唆...[阅读全文]
-
阅读:3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根
韩少功:根_ 韩少功:根 三耳朵拐走铁香一事引起了马桥人的义愤。尤其是妇人们,以前戳铁香的背脊,一次次探索她同文化馆长的关系,与照相馆小后生的关系,对她扭来扭去的背影缩鼻子撇嘴。现在,她们突然觉得那些关系都是可以容忍的,还可以马马虎虎带得过。她们甚至认为偷人也没什么,关键在于看偷什么人。铁香勾搭男人虽然有点...[阅读全文]
-
阅读:5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背钉
韩少功:背钉_ 韩少功:背钉 现场捉拿三耳朵是本义的主意。他从工地上回来,听到仲琪告密,得知自己的老婆与三耳朵私通,当时气得想杀人。他毕竟还有点脑子,不会不明白,这件事太丢人现眼了,真要闹起来,扯上一个三耳朵,算一回什么事?想来想去,只好关起门来拿婆娘杀血。一杆洗衣的擂件都打断了,打得贼婆子满地乱滚,哆哆嗦嗦...[阅读全文]
-
阅读:4次 日期:2021-03-22韩少功:庙婆婆
韩少功:庙婆婆_ 韩少功:庙婆婆 翻过山顶,就出了县境。在此举目四望,吁一口长气,可望断山下那边低低云海,还有地平线上三省交汇之地稀薄若无的山脊曲线。顺风的时候,云下偶尔飘来一声汽车鸣笛,或者半句高音喇叭里的音乐,但声音到底来自哪一个省,不得而知。 距离在这里变得模糊不定。看上去伸手可及的山水,只有在石块掷出...[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