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文章内容页

周国平: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来源:励志一生 日期:2021-03-22 20:00:11 分类:读后感 阅读:

  周国平: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在日记中成长》序言

  不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是面对着中学生,我最经常提的一个建议就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中学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好习惯和坏习惯都是在这个时期里养成的。有两种好习惯,一旦养成了,就终身受益。我指的是阅读习惯和写日记的习惯。这里我只说一说写日记的好处。

  第一,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每个人都只拥有一次人生,而人生是由每天、每年、每个阶段的活生生的经历组成的。如果人生,你就一定会无比珍惜自己经历珍惜其中的欢乐情和感受,因为它们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切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为了留住它们,人们想出了种种办法,例如用摄影和录像保存生活中的若干场景。但是,我认为写日记是更好的办法,与图像相比,文字的容量要大得多。通过写日记,我们仿佛把逝去的一个个日子放进了保险柜,有一天打开这个保险柜,这些日子便会历历在目地重现在眼前。记忆是不可靠的,对于一个不写日记的人来说,除了某些印象特别深刻经历外,多数往事会渐渐模糊,甚至永远沉入遗忘深渊。相反,如果有日记作为依凭,即使许多年前的细节,也比较容易在记忆中唤醒。在这个意义上,日记使人拥有了一个更丰富人生

  第二,日记是灵魂的密室。人活在世上,不但要过外部生活,比如上学,和同学交往,而且要过生活生活并不神秘,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自己自己进行交谈。你读到了一本使你感动的书,你看到了一片使你陶醉的风景,你见到了一个使你仪的人,你遇到了一件使你高兴的事,在这些时候,你中也许有一些不愿或者不能对别人说的感受,你就用笔对自己说。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是在写日记,同时也就是在过生活了。有的人只习惯于与别人共处,和别人说话自己自己无话可说,一旦独处就难受得要命,这样的人终究是肤浅的。人必须学会倾听自己声,自己自己交流,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一个较有深度的世界,而写日记正是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

  第三,日记是忠实的朋友。我们在人世间不能没有朋友真正友谊使我们在困难时得到帮助,在时得到慰藉,在一切时候得到温暖鼓舞。不过,请不要忘记,在所有的朋友之外,每个人还可以拥有一个特殊的朋友,那就是日记。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你的最忠实的朋友。没有人——包括你最亲密的朋友——是你的专职朋友,惟有日记可以说是。别的朋友总有忙于自己事情而不能你的时候,而日记却随时听从你的召唤,永远不会拒绝倾听你的诉说。一个人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他仍会有寂寞时光,但不会无法忍受,因为有日记陪伴他。在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的社会里,日记的忠实还表现在它不会背叛你,无论你对它说了什么,它都只是珍藏在里,决不违背你的意愿向外张扬

  第四,日记是作家的摇篮。要成为一个够格的作家,基本条件是有真情实感,并且善于用恰当的语言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在这方面,写日记是最好的训练,因为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一个人总不会把空洞虚假的东西献给自己。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来说,日记有作文不可代替的作用。作文所起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平,如果教师平低,指导失当,甚至会起坏作用。与写作文不同,在写日记时,你是自由的,可以只写自己兴趣的东西,不用为你不兴趣的题目绞尽脑汁。你还可以只按照自己满意的方式写,不用考虑是否合乎某个老师要求或某种固定的规范。按照自己满意的方式写自己兴趣的题材,这正是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所以写日记是比写作文更接近于创作的。事实上,许多优秀作家的创作就是从写日记开始的( ),而且,如果他们想继续优秀,就必须在创作中始终保持写日记时的那种自由态。

  我说了这么多写日记的好处,那么,是不是一个人只要随便怎样写一点日记,就能得到这些好处呢?当然不是。依我看,要得到这些好处,必须遵守三个条件。一是坚持,尤其开始时每天都写,来不及就第二天补写,决不偷懒,决不姑息自己,这样才能形成为习惯。二是认真,对触动了自己事情情要仔细写,努力寻找确切的表达,决不虎,决不敷衍自己,这样写出的日记才具有我在上面列举的这些价值。三是私密,基本上不给人看,这样在写日记时才能排除他人眼光的干扰,坦然面对自己,句句都写话。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对天下的老师家长们进一忠告,因为要遵守这第三个条件,必须有你们的理解和配合。你们一定要把日记和作文区别开来,语文老师当然可以布置学生写若干篇日记然后加以批改,但这样的日记实际上是作文,只不过其体裁是日记罢了。我现在提倡学生写的是名副其实的日记,这意味着老师家长都必须尊重其私密性,如果不是孩子自愿,任何人不得查看。我不止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有的孩子自发地写起私人日记来,家长老师觉察后,便偷看或突击检查,一旦发现自以为不妥当的内容,就横加指责和羞辱。这是十足的愚蠢和野蛮,是对孩子正在生长的自由灵和独立人格的摧残。我们应该把孩子的私人日记看作属于他们的一块不容侵犯的圣地,甚至克制我们的好奇鼓励孩子不给我们看。我们要相信孩子灵隐私越是受到尊重,他们就越容易培养真诚自信独立思考品质,他们在精神上就越能够健康成长。不必因此会互相隔膜,实际上,惟有在平等和尊重的氛围中,我们和孩子之间才可能产生实质性的交流。也无须靠检查日记来了解学生语文平,学生写日记是否认真,有无收获,必定会在作文中体现出来,而被有慧眼的教师看到。

分页:123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