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上海生活
和那些在购买和阅读它的人。
我想它会在那里独立自主,就像它的作者,
一个人写的文字,
小雨曾经给这本书设计封面,
封底有一个光线黯黄的车站。
是一个湿漉漉的地方,
小雨在旁边写了几句短短的话。
其中有一句是说,
我们每一天都有可能死去。
后来,
这个封面被出版社拒绝,
却在网站上流转。
很多人对我说,他们喜欢这个设计。
我亦然。
虽然它没有被采用。
出版社把他们的封面传给我的时候,
就像这25万字,
写它们的时候,
疲倦地 爬上床以后,
所以相信杜拉斯所说的,
写作是自杀。
只有一个沉沦其中的人,
可是把它们交出去的时候,
心里却没有太多牵绊。
我想,我给它们自由的时候,
它们同时也给了我自 由。
那一段时间,
我的脑海里常常会浮现出一个画面,
一个放开了双手的人,
他的手心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
贫乏。尽情。
生命的甜美,
不能仅仅是浅尝辄止。
安生一直到死的时候,
还在问七月,永远到底有多远。
可是我想,
其实她一直在做着解答。
新封面是蓝色的。看
过去暧昧而模糊的蓝,
上面有一个没有容颜的女孩,穿着白色的裙子,
似乎流动着风的声音。
女孩的手指很美,
轻轻地蜷缩成寂寞的姿势。
就像以前曾经说过的那样,
如果有可能,
我首先想放弃的就是写字。
虽然,除了写字,
我也不知道自 己到底还能做些什么。
就像宁肯写给我的信,
他说,
某种血质或格调是天生的,
构成一个人的底色,
没这底色后天无论怎样练 习都是徒劳的。
有的人聪明,
一切可能都有了,
甚至称得上优秀,
就是没有底色。
底色有时很笨,
我很喜欢后面这一小段话。
它使我想起另外一些方式可以表达这句话。
笨得让你疼痛,
宁肯的一条河的两岸,
是我编辑另类文本以来,
收到的好稿子之一。
喜欢这篇稿子,
宁肯对西藏的描述已经超过普通 游记的界限。
充满灵性的感悟。
那些艰涩刻板的文学理论和流派划分,
所以,
写文学理论的人,基本上都不会写作。
认真看完宁肯的稿子,我
那是属于高原的阳光,
穿透清澈的蓝天和幽深的山谷,
穿透生死的两岸,
我看到宁肯坐在一条船上过河,
虽然对每天来说,是非常稀少的。
所以几乎每天都要写一些退稿信。
可是我还是等待在那里。
等着和一些相通的灵魂不期而遇。
参加榕树下的颁奖会,
印象最深的是,
几乎每一个来采访的记者都会问,
你以后打算如何走下去。
走到哪里算哪里。我说。
这也是我一直在继续的生活方式。
悲哀只在与自知或者不自知。
萨特说,当一个人行动的时候,
他就是在做选择,
有很多人,他们在行动的时候,
走上台的时候,
他因为不喜欢强烈的日光,所以每一次走出地铁通道出口的时候,都会习惯性地眯起眼睛。
我创造了这个人物,
可是那一刻,喧嚣的会场,如潮的目光,闪亮的照明,我突然看到那个脸色苍白的男人。
也许他就在这里。
我想写字对我来说,
其实真的仅仅只是一个文字游戏而已。
一个写字的人挣脱不开包围着他的黑暗。
置身于刺眼灯光下的时候,
唯一让我感到快乐的是,
那一刻,我还是穿着自己旧旧的粗布裤子和黑色毛衣,
辫子有些散了,
但的确仍然是我自( )己。虽然身边站着许多声名显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