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文章列表页
  • 阅读:12次   日期:2021-03-24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_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孩子,在成人的眼里,应该是无忧无虑、天真快乐的,可如今,我们看到,孩子脸上那纯真可爱的笑容越来越少了,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孩子的笑容少了呢? 同体的感伤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一位朋友谈到一件事。她家的小女孩,才三岁多,善良而乖巧,有一天看电视,出现了令人深思的情形。...[阅读全文]

  • 阅读:10次   日期:2021-03-24高三家长陪读好不好?

    高三家长陪读好不好?_高三家长陪读好不好?春云:杨老师,您好!我是高三孩子家长,能直接跟您联系非常荣幸。杨永龙:呵呵,认识您很高兴春云:谢谢杨老师!您那么忙,还抽出时间帮助大家,真的很感动。杨永龙:呵呵,不客气,这是我的工作杨永龙:说说您要问的问题春云:我孩子还有两个月就要高考了,她在北京一所重点高中读书,没有晚自习。...[阅读全文]

  • 阅读:19次   日期:2021-03-24家庭教育:一个高三家长的困惑

    家庭教育:一个高三家长的困惑_家庭教育:一个高三家长的困惑 高考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家有高三孩子的父母也许心情都跟我一样,在孩子的紧张忙碌中想帮帮他们,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帮,最近就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希望能得到各位博友的帮忙: 一是与孩子的沟通问题。...[阅读全文]

  • 阅读:9次   日期:2021-03-24写给十六岁花季的儿子

    写给十六岁花季的儿子_写给十六岁花季的儿子 农历牛年腊月二十一是你十六岁的生日,生日那天正好是你期末考试。你自从上高中以后已有两个生日没能在家和父母一起过了。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当初那个妈妈怀抱里的小宝贝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阳光帅气的少年,一切都仿佛发生在昨天,欢笑、眼泪——每一个日子都是爸爸妈妈最美好、最珍贵的回忆。...[阅读全文]

  • 阅读:13次   日期:2021-03-24高三家长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高三家长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_高三家长最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一、 家长在陪考过程中最易出现的三大心理问题 1. 缺乏自信 这里所谓的缺乏自信是指在陪考过程当中,家长们发现自己有越来越多的不足,有越来越多的事情不能亲力亲为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特别是当得知其他家长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备考条件而自己无能为力或者自我感觉陪考方法出现巨大的纰漏时就更加自责。...[阅读全文]

  • 阅读:19次   日期:2021-03-24俞敏洪:鼓励孩子远比惩罚孩子更重要

    俞敏洪:鼓励孩子远比惩罚孩子更重要_俞敏洪:鼓励孩子远比惩罚孩子更重要  3月27日下午4点,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在河南省体育馆给郑州的中小学生家长作了一场题为《如何为孩子规划未来》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他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常见困惑,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等问题进行讲解,近3000名学生和家长聆听了讲座。...[阅读全文]

  • 阅读:8次   日期:2021-03-24给在上海交大的儿子的一封信

    给在上海交大的儿子的一封信_给在上海交大的儿子的一封信 亲爱的儿子: 你好!再过几小时就是你十九岁的生日了。在这里爸爸祝你生日快乐!这封信本来是想用传统的书信方式传递,而双节前开了个头却又搁笔了,想这样做,也并非因为保守,也不是别出心裁,而是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传达作为一个父亲看着儿子长大成人之际的感怀。...[阅读全文]

  • 阅读:10次   日期:2021-03-24高三家长能为孩子做什么?

    高三家长能为孩子做什么?_高三家长能为孩子做什么?高考不仅是考孩子,而且也是考家长的。毕竟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国粹之一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啊。随着高考复习的白热化,家长的心绪也就随着孩子的成绩起伏而沉浮。于是乎,饭桌上常常是家长特别是母亲絮叨的时空,使得吃饭成了孩子的心理负担;...[阅读全文]

  • 阅读:19次   日期:2021-03-24家庭教育:让孩子孩子学会自立

    家庭教育:让孩子孩子学会自立_家庭教育:让孩子孩子学会自立 8岁女孩让辅导员背着走、18岁的高三女生不会洗衣服……荆州天马假日旅行社辅导员吴晓明,谈及暑期夏令营中孩子们的表现摇了摇头。去年的7月上旬,吴晓明带着30多位来自武汉市的孩子到北京参加为期一周的夏令营。...[阅读全文]

  • 阅读:20次   日期:2021-03-24给儿子的一封信励志

    给儿子的一封信励志_  给儿子的一封信励志  亲爱的儿子:  你好!自正月初六你离家返校后就一直没有回家,虽说爸妈中间也看望过你几次,但毕竟每次见面都是时间匆匆,因此,有些话爸妈一直没有机会对你讲。  前两天爸爸和几位同事在一块聚餐时,又有人谈及爸爸戒烟之事,说爸爸意志坚强,都够抵制住诱惑,其实爸爸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有...[阅读全文]

  • 阅读:21次   日期:2021-03-24父母读看:最伤孩子心的十句话

    父母读看:最伤孩子心的十句话_父母必读:最伤孩子心的十句话 最伤孩子心的十句话,提醒父母们嘴下留情,不要再用语言伤孩子的心,断送孩子的前程。同时告诉父母,应该对孩子说什么,以及父母应该怎样从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亮丽的角度审视孩子、肯定孩子、表扬孩子、激励孩子。...[阅读全文]

  • 阅读:7次   日期:2021-03-24高三冲刺:高考生家庭教育误区

    高三冲刺:高考生家庭教育误区_高三冲刺:高考生家庭教育防误区 高三考生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四大误区、三大盲区、一大灾区。请家长们注意自我解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误区一:无视世界观教育 孩子世界观的形成期主要在高中阶段。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能让孩子憧憬未来时有良好的心态。...[阅读全文]

  • 阅读:11次   日期:2021-03-24家长们,请您藏起一部分爱

    家长们,请您藏起一部分爱_家长们,请您藏起一部分爱 中国的家长们一向具有含辛茹苦的“优良品德”。古有孟母三迁,今有家长陪读!父母煞费苦心、娇生惯养的结果却是,培养的孩子脆弱无主见、不能吃苦,害怕竞争、缺乏毅力。稍遇挫折,就怨天尤人,甚至一蹶不振。溺爱的结果,压抑了孩子的天性,禁锢了孩子的思维,束缚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制约了他们独立...[阅读全文]

  • 阅读:11次   日期:2021-03-24家庭教育:父母怎样和子女沟通

    家庭教育:父母怎样和子女沟通_家庭教育:父母怎样和子女沟通 一、理解尊重孩子 理解、尊重孩子能够有效地拉近你与子女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代沟。理解是一种无条件的喜爱与尊重的情感,它需要你的无私和爱心。但作为父母,我们往往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很重,我们往往希望子女无条件的服从我们。...[阅读全文]

  • 阅读:9次   日期:2021-03-24成人礼:写给女儿的信

    成人礼:写给女儿的信_成人礼:写给女儿的信 给女儿的信 亲爱的宝贝,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妈妈对你的爱,妈妈从来没写过情书,这就当是妈妈的第一封情书吧。宝贝:你曾经多次问我:人,有来生吗?来生,是什么样子的?妈妈不知道有没有来生,也不相信有关来生的说法。...[阅读全文]

  • 阅读:17次   日期:2021-03-24一模后,家长该些干啥

    一模后,家长该些干啥_一模后,家长该些干啥 一模结束了,家长们又都有话要说了吧。您的孩子一模发挥正常、发挥失常、发挥超长,总之不管孩子一模考得如何,家长们是否更紧张更焦虑了?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去年、前年、大前年总之我们这些过来的家长当时都是怎么做的?...[阅读全文]

  • 阅读:11次   日期:2021-03-24写给为孩子高考而焦灼的家长: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

    写给为孩子高考而焦灼的家长: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_写给为孩子高考而焦灼的家长: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 随着高考的临近,家长的压力也随之增大,为孩子的失眠而紧张,为孩子的成绩波动而焦虑……总之,孩子的风吹草动都会牵动着家长脆弱的神经。去年的此时,我也经历了压力的困扰,所以非常理解家长此时的心情,但愿能以我就此获得的点滴感悟为你们减轻压力。...[阅读全文]

  • 阅读:10次   日期:2021-03-24给问题孩子家长的一封信

    给问题孩子家长的一封信_给问题孩子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您们好!很感激您们把我当朋友,向我倾诉自己心中的烦恼,可是,我对您们一味指责、抱怨孩子的行为有很大的意见。今天我也有真心话向您们倾诉:请您们停止对孩子的抱怨和指责吧!因为您们的行为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恰恰促使孩子越来越逆反,听多了您们的唠叨,孩子反而就无所谓了。...[阅读全文]

  • 阅读:16次   日期:2021-03-24父母对孩子最容易忽视的心理误区

    父母对孩子最容易忽视的心理误区_父母对孩子最容易忽视的心理误区 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常有一些视而不见的误区。下面这几个方面就很值得做父母的反省:一、过分表扬或批评 适当的表扬有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但有些父母总是不停地过分表扬孩子,结果却适得其反,这样的孩子往往缺少自我意识,他们做一点小事都希望得到表扬,否则就不做。...[阅读全文]

  • 阅读:8次   日期:2021-03-24高考前,如何调节孩子的心态?

    高考前,如何调节孩子的心态?_高考前,如何调节孩子的心态? 高考是孩子们遇到的第一个重要的人生关口,它不仅有可能决定自己一生的命运,而且也往往寄托着家人的巨大希望。因此,对于学生来说,高考会让很多孩子心情激动、充满期待。可对他们来说,高考又是一个空前的压力事件,让许多孩子焦虑、紧张、惶恐不安。...[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