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哲理 > 文章内容页

升米恩,斗米仇

来源:励志一生 日期:2021-03-14 02:36:39 分类:人生哲理 阅读:

  升米恩,斗米仇

  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其中一家比较富裕。有一年,天灾导致田中颗粒无收。的一家没了收成,只能等死。富的一家有很多粮食,就给人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恩人!熬过最的时刻后,人就前去感谢富人说话间,谈起明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说:这样吧,我这里的粮食还有很多,你再拿去一斗吧。人千恩万谢地拿着一斗米回家了。

  回家后,家里人说,这斗米能做什么?根本就不够明年地里的种子,他们太过分了,既然这么有,就应该多送我们一些粮食!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气想,我白白送你这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忌恨。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

  一个人饥寒交迫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米,就是解决了他的大问题,他会感恩不尽。但是,如果继续给他米,他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了。一碗米不够,两碗米不够,三碗四碗还是觉得你只给了沧一粟。欲望,喝得越多,越是口渴。痛,可以忍住,而痒却是越挠越上瘾的。

  三国时,吴国有个叫赵姬的女人,闺女出嫁前,她说:“到了婆家,你可千万不要做好事哟。”闺女不解,问母亲:“您不让我做好事,那我可以做坏事吗?”母亲立刻正色道:“好事都不能做,更何况是坏事!”

  赵姬说的这番话很复杂,这里不详细分析,其中有一层意思就是好事不是不可以做,怕的是他人习惯了你这样做,甚而认为你天生就该这样做。

  生活里常有这样的事,当你好帮人的时候,第一次帮他时,他会对你存感激,第二次,他的感恩理就会淡化,到了N次以后,他简直就理直气壮地认为这都是你应该为他做的,甚至当没有了这种帮助时,他会对你怨恨,正所谓恩中招怨。

  我们都知道做人要讲义气,也明白“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所以当自己相助的朋友离我们而去时,也许我们会闷并百思不得其解:虽然自己不图回报,可事情不应如此,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道理?而我们自己是否也因为接受别人“一斗米”而淡漠了人家施米的恩情?

  读了这个故事之后,也许你会有所领悟反思

分页:123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