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越减越肥?
为什么我们越减越肥?
文/赵晓璃
减肥永远是各大网站经久不衰的热门议题,关于减肥方法也是千奇百怪,比如过午不食法,比如针灸减肥法,比如牛奶豆腐法,比如瘦身汤法……毫不夸张地说,可谓十八般武艺全部上场。然并卵,几番实践之后,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一个走不出的怪圈,那就是“越减越肥,越肥越减”。而有些瘦子偏偏这个时候跑来凑热闹,高喊着“没有最瘦只有更瘦”的口号,混入了这支浩浩荡荡的减肥大军。
减肥,其实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要想减肥成功,你是否还在停留在“管住嘴、迈开腿”的认识上?每个减肥者背后,是否还有比体重更沉重的心理负担?
其实说起来,“减肥”真的是一个和体重一样沉重的话题。
郑秀文主演的电影《瘦身男女》中,那个女主角就是失恋之后为了弥补爱的缺失,结果拼命地吃。那意思,仿佛要把得不到的爱通过食物全部吃回来。然而惨烈的事实却是,不论你吃多少,你也得不到你想要的爱;吃再多,也无法发泄心中的郁结或者仇恨。
说到仇恨的时候,L就告诉我说,她恨她的母亲。
不是所有的妈妈都有资格做母亲,L说她的母亲是很强势的一个女人,把家里好东西全部占据,而对女儿的要求不管不问,极度自私。所以小时候的L就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即便在家休息时,也不想从自己的小屋里走出来,不想和母亲说话,更不想母亲推门进来说话。
母亲很少夸奖她,每次当L兴冲冲地做一件事的时候,得到的多是贬损与否定。于是L从小到大,内心有个声音总是不停地对她说:“因为你不够好,所以不配拥有幸福,也不配被人好好对待。”
过了而立之年的L最近体重蹭蹭往上窜,要说她吃的真心不多,但不知为何却胖了好多,于是她不得不走上了艰辛的减肥之路。
减肥是一件无法让人愉快的事。每天中午仅仅一顿米饭,杜绝肉类,一律青菜;晚上还要跳绳、爬楼梯、跑步……这样坚持了十来天,终于她再也受不了了,有一次饿得实在发慌,就去卤菜店切了两斤牛肉,狼吞虎咽塞进嘴里,减肥大计就此泡汤。
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那种感觉,就和小时候没有考到第一名的沮丧感如出一辙,可另外一个声音有蹦了出来:“胖有错吗?胖怎么了?难道胖子一定就又懒又馋吗?瘦子天天死吃不长肉,胖子喝口水都长膘,凭什么?说什么胖子没毅力?鬼扯蛋!”然后,她会发泄似得一顿大吃大喝,代价就是越减越肥。
表面上看起来,L的减肥失败是出在暴饮暴食上,但这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童年爱的缺失。
还记得一位心理学老师说过,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从妈妈那里得到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就会本能地寻找替代物,而食物无疑是最常见的替代品——美味、饱腹感、体重增加会给人带来良好的感觉,让人踏实、安全、有能量、有力气。
而这种替代方式一旦成为习惯,长达后即便有了能力,一旦出现压力的时候,儿时的模式就会重复开启,人就会不自主地需要食物缓解压力和转移痛苦。而感受到压抑的痛苦和愤怒,会导致人无法好好消化与吸收食物,所以日积月累,在体内大量淤积却无法排解。
说起一位胖子,那是我多年前的一个邻居。还记得当时为了他的肥胖他的父母没有少操过心,给他制定过严密的减肥大计,并且重金请了私人健身教练,日程表更是排得满满当当。人们都说,这孩子头脑聪明、长相也不差,可就是因为肥胖,这眼瞅着就要踏上大学的门槛了,如何能任其肥胖下去呢?
“我都过了十八岁了,我有权利选择我自己的人生!”有一次,他们家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当时他甩出了一句响当当的话,让人瞠目结舌。
什么时候,人们连胖的自由都没有了?
说实在的,我上高中那会儿,因为母亲给我补的营养过剩,我也是一位胖纸,记得高中时第一次照身份证照片时,整个一张标准的大饼脸。可我老爸老妈总是对我说:“无所谓,只要健康就行,总比你瘦歪歪病唧唧的强许多倍吧!”好么,人家爸妈催促孩子拼命减肥,我爸妈可倒好,随便我,要胖就胖,大不了衣服往大号买,正好,丫头家的胖的没有男孩追,也只好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这点可是我多年之后好不容易才咂摸出来的。当然,我爸妈可始终没有对我说过类似的意思。
当我自己主动嚷嚷要减肥时,我爸妈却一直给我打退堂鼓,我惊奇地发现,他们越不让我减,我还非要减——那时候迸发出来的毅力也是惊人的,大学临毕业的时候,我的体重真就掉到了有史以来最满意的两位数(当然这个成果在结婚生了娃之后,成为了我永远的记忆)。而那位胖邻居,当我再见到他的时候,他比小时候还胖。
后来在心理学习过程中,我们得知,原来,除了基因、疾病、药物等客观因素之外,我们大多数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休戚相关。在面对肥胖这一共同难题的时候,如何面对与处理肥胖仍与心理高度相关。那位胖邻居在青春期用拒绝减肥的方式表达青春期的叛逆,因为他的家人太把肥胖当成首要问题来抓,忽略了他身上其他的特质。
“他们成天就盯着我的胖,所以我就把自己整成了一副爱咋咋地的德行!看你们成天还盯着我不?”正好一次心理小组活动中,这位胖邻居终于说出了他心底想说的话。他说家人的眼光让他自己不堪重负,所以他只能在吃饭、睡觉和游戏中找回自己的轻盈与自由。
而当他认识到,原来自己拒绝减肥成为自己对抗外界的唯一武器时,他终于释怀了。
而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在大学临毕业那会儿会瘦到两位数的体重了——因为和他的情况正好相反,我父母越不要我减肥,我还偏就减给你们看,这也成为那时期的我反抗权威的一种方式。
减肥真相之三:你在为谁减肥?
D每次看到谁谁减肥成功的案例时,总是一脸不屑的神情。
她是高职学历,和研究生学历的老公在文化程度上差异很大。按照她的说法,老公之所以和她结婚,是因为初恋失败一时冲动的结果。所以婚后她始终感觉自己是被嫌弃的那一个,做什么老公都看不上,婆婆也嫌这嫌那,所以产后将近200斤的她,不得不面临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减肥!
这个问题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她说自从她生了孩子之后,老公总是嘲弄她,意思是就你这肚皮,躺下来已经成为你全身最高点了,导致这个枕边人竟然性趣全无,已经很久都不和她亲热了。
所以D在绝望和无助中发现了一个冷酷的事实,那就是在一个丈夫不疼、自己不爱、婆婆不待见的环境里,想要重塑自己,只能依靠自己。所以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D果断过来报班充电学习。
你无法去责怪她什么,因为对她来说,她的减肥真的只差一个动力——作为任何一个正常人而言,关系是我们实现自我的最大驱动力所在,而这里面最主要的关系就是父母、夫妻以及子女。而她的困难一目了然,薄弱的感情基础、产后老公的嫌弃、自己的自卑,都成为减肥的绊脚石,想要在这种挫折与无望中减肥成功,真的是难比登天。
当然,除去前面归纳的这三类人群,也有一类人,她们本身已经很瘦了,却还觉得不够瘦,比如有人分明瘦成了S号还不够,非要瘦成XS号才甘心的——这类人多是受到时下精英主义的影响,被所谓“胖子是没有未来的”、“连体重控制不好的人,还能做什么”等等这类舆论所牵制。
在她们的骨子里,对于自己是永远都不会满意的,她们过分认同社会的标准与要求,无法做到无条件接纳与爱自己,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苛刻——在减肥这件事上,她们更把体重与优秀、幸福以及自身价值挂钩。所以这类人往往容易取得世俗的成功,但她们的幸福感却是惊人的稀少。
减肥,减的不不仅仅是体重,最主要的是心重。难怪有人说,每个减肥的人,都有一颗不堪重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