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励志 > 文章内容页

那些个成功的年轻人

来源:励志一生 日期:2021-03-21 16:32:40 分类:青春励志 阅读:

  那些个成功年轻
  
  编者按:这是豆瓣网友“杰克叔”的日记,讲他在这些年遇到的优秀年轻人和其特质值得细读。
  
  第一个优秀年轻
  
  我曾经碰到过一些优秀年轻人,让我感到,其实人类中永远有一些人,值得我们学习
  
  这个年轻人比我大2岁,是一家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4年前我第一次和他见面的时候,我想和他请教的问题,是如何做职业选择问题
  
  开始谈话的时候,他问了我一下对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看法,我遇到过几个这样的投资者,觉得有些无聊,但也耐着性子逐个说了一下对这些公司的看法,大都是泛泛而谈。有些投资者会听你说话毫无反应,有些人则会中间打断,开始滔滔不绝的谈自己想法。他比较安静,仔细听完,在某几处赞同我的看法,其他大部分看法不予置评。(1。他的思维很灵活,有自己的看法,但随时考虑别人想法
  
  唯一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百度,我问他能不能short,他仔细想了想,说了一些理由,说short其实远远不如long的机会更大。因为他从百度上面赚了许多,所以我猜想他可能是惯性思维,也没在意。(2。后来百度又涨了好多倍,从400块到现在的1600块,他是少数在百度的大走势上面赚到大部分的人之一)
  
  后来和他开始职业选择,他谈了一下他的经历,如何从华尔街来到中国,遇到的挫折等等。我问MBA是不是必要的,他的回答很简单但是很肯定,有没有MBA都没关系,但年轻重要。(3。MBA的作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否认MBA的作用在金融业里更需要智慧)。
  
  这次聊天印象很浅,回来就丢在脑后了,然后后来一次次的听朋友谈到他的战绩,越来越让人佩服:
  
  4、看好分众而不是航美(分众的LED是自己逐个去谈下来的,有壁垒,航美靠大客户没有壁垒)。
  
  5、看好新浪但并不是完全乐观(因为认为新浪不是Facebook,缺乏承载广告的能力,而在150元退出)
  
  6、看好360buy,成为最大的股东并已经赚了5倍(通过研究管理层发现360buy的管理层更加有执行力,认为当当在目前的早期阶段不应该追求盈利而是应该追求规模)
  
  他的逻辑从来都是很简单别人都听得懂,而他一次次的从中赚到大。许多人喜欢谈论逻辑和思维,但往往复杂到不知所云。也有许多优秀年轻人急于和别人争辩,认为自己别人的看法更加高明,其实争论毫无意义
  
  这个人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善于倾听。如何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在拥有自己立场的同时,能清晰的听见别人在说什么并认真考虑,才是聪明开始
  
  聪明人,从来不会捂上耳朵。
  
  第二个优秀年轻
  
  其实优秀关系,第二个年轻人就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
  
  8年前我创业遇到了挫折灰意冷的躲到学校里读硕士
  
  开学的时候,遇到一个圆圆的年轻人,他看起来真的是太圆了,大耳,厚鼻,宽额,像个小弥勒佛,斜背着小书包,一幅过去高中生样子,交谈起来,非常认真听完你说话,然后认真回答你。
  
  我对太老实的人往往在意不多,只是觉得他性情随和,就常常一起吃饭聊天。他的生活简单但没规律睡觉,看书,打游戏。打游戏不分白天黑夜,必须一次通关,然后睡觉,看书也如此。
  
  我那时没,就做咨询捣浆糊,看他没事可做,有些时候就拉他帮我干活,然后分他一些。几千元虽然不多,他却很慢慢对做PPT有了兴趣,常常不睡觉的做PPT。经常是我飞来飞去做项目,他在后方帮我把PPT赶出来。
  
  过了半年,我发现他的PPT做的非常快,也非常好。常常晚上说的东西,第二天早晨就做完了。这个让我吃惊不小。就问他为什么做这么快,他想了想,说也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有趣就一直做下去了。
  
  很快过年了,他回湖南老家,回来的时候,给我一个很大的文件,我打开一看,是两千多页PPT。然后和我说,在乡下没什么事情,就把专业的研究内容做成了PPT。白天睡觉,晚上打开电脑做PPT。
  
  我总算明白,我遇到了异人。
  
  仔细想起来,他不算勤奋的人(很少运动),也不善钻营,但乡下的纯朴和超越常人的执着认真,让他做事很难不成。
  
  快毕业的时候问他去哪里工作,他说还没考虑,眼神很坦然。等学校发了证,他收拾东西去了湖南卫视做实习生,第二年给我电话,说转正了,再一年和我谈起,说深得台长起重,所有的发言稿都是他来写。我就笑问,PPT是不是也交给你做。
  
  这个过程,可能没有几个毕业经历过,但在他身上,一切都很自然。
  
  这样的人,自然信佛。他写诗,常常短信我他的长诗,每每都谈及轮回无常,但虚无似乎和他没关系,他一直在认真的研究自己和佛之间的关系
  
  做成事情的人,都有一颗郑重的
  
  第三个优秀年轻
  
  这个年轻人比我大8岁,我不知道该不该叫他年轻人。
  
  许多年前,我给微软做项目,他是客户方,见面前,同事就告诫我,这个台湾佬不好打交道,我也没当回事,共军怎么能打不过国军?
  
  第一次见面,换了名片,他就开始简历,我UCLA毕业,最早在麦肯锡做顾问,然后在P&G做产品经理,然后在Ebay。。。。。等我听晕了,他也说完了,然后开始看着我。
  
  项目不好做,他要求很多,许多细节到标点符号的需求,让我很怀疑,这人是一个部门总经理嘛?感觉比一个小兵还要八婆啊。
  
  我面子,虽然遇到很难做的事情,很变态的要求,总不好意思拒绝,就一次次在折磨自己中改进,4周后,项目终于做完,感觉好长的一个月,每天回到办公室都骂他许多遍。
  
  但最后一天,还是被他感动了一下,他和我从头到尾过了一遍报告,确认没有错误。然后就一遍遍的教我去怎么讲,说麦肯锡会怎么讲,遇到别人提问怎么应对。讲的很认真,我觉得一个月的没有白费,总算有所回报
  
  然后,他和我讲了一番话,我知道你做项目,但你日后看,这段日子,应该会是成长很多的日子。只是在过程中,比较。把吃当作吃补,拥抱改变热情学习。只要有正面的能量,其他的技术,都是时间磨,能学会的。
  
  第二天,他请来了不少头头脑脑,我觉得自己讲的蛮好。讲完回去,收到他的邮件,赞扬我的项目做的好,还附了许多评价
  
  再后来加了msn,就常常骚扰他,和他聊聊工作,他先是去了商用事业部做总经理,后来因为win7黑屏事件离职,然后回了台湾。事业虽然起起伏伏,但感觉他一直兢兢业业,专业态度让人佩服。
  
  刚才和他在msn聊工作,他的最后一句话,突然让我有所开悟。
  
  上班一定有瓶颈和压力,区别只是态。
  
  第四个优秀年轻
  
  那年9月,在清华里面复习准备考研认识了一群考友,有一个女孩子,非常瘦弱,人非常沉静,也不说话,就一直复习
  
  中午吃饭,问她是应届还是在职,她想了想,说我是一个咨询顾问。我注意到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睛亮了一下,然后不吭声,看我的反应。我比较土,没听过这词儿,就条件反射的问,咨询顾问干嘛的?
  
  后来得知她大四考研没考上,就去北大纵横打了半年工,攒够生活费继续考研
  
  再后来就听她说了许多咨询的故事,让我对这个行业徒生好感。现在想,那是她眼里的咨询,并不是现实的咨询行业。
  
  考完我们这群考友也就鸟兽散四方。她被光华录取了,然后读研,后来毕业去了广州,在WatsonWyatt做顾问,后来换到另外一家,想起她的眼神,觉得有信仰的人得偿所愿,大善。
  
  去年底我有一次去深圳,突然想起来,给她打个电话,正好她在深圳项目,约好见面聊聊,N多年没见,看起来更加瘦弱,弱不禁风,不过已经是中国区的咨询总监,谈吐成熟自信
  
  聊来聊去就聊到了咨询,问她还加班吗?她说,比以前好多了,现在每个星期我只熬夜一天。
  
  我无言以对,就再问她,你觉得做咨询值得吗?她说,我和其他顾问是不同的,我从来不忽悠,我只是承诺我能做到的,全力以赴面对客户,我是一个真正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顾问。
  
  听的我里酸酸的,不是滋味
  
  这是一个让我感动敬佩的女孩子,对于咨询,她有传教士一样的信仰。八年咨询,熬干坏身体,吗?在一个充斥着“江湖骗子和自大狂”的行业里面一直坚持自己原则值得吗?这些问题对她似乎不重要,八年过去,她的梦想似乎没有褪色。
  
  事业者,多有宗教般的虔诚。
  
  第五个优秀年轻
  
  我认识他是在一家国内的小咨询公司,2005年。
  
  那时候读研究生,没,去咨询公司打工,很,全职也不到1万块。他和我一样,读研究生,没打工养活自己
  
  咨询公司本质就是忽悠,无论大小,这是我后来明白的。当时只是觉得做的许多东西都是扯淡,尤其是移动互联网,web2.0神的,常常感觉烦闷。我们俩总在一起聊天,我发现他态很好,对于任何事情都是一笑而过。
  
  我加班,他不加班,问他,他说反正都是忽悠。我在意项目结果和客户的反馈,他不在意,问他,他说反正都是忽悠。我想去更牛逼的咨询公司去看看,他不想去,问他,他说反正都是忽悠。我常常觉得公司管理可以提高改进,他对这些毫无兴趣,问他,他说反正都是忽悠。
  
  慢慢的,我把他归到胸无大志的一类人,觉得虽然聪明,但不够勤奋,难成大器
  
  后来我去了外企,后来我去互联网公司,后来我去了投资银行。他研究生毕业后,也想去外企,未遂,最终加入一个创业团队,继续做互联网咨询。
  
  今年他告诉我,他去了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总监,随便和我说了薪,说实话,我很吃惊。但想想也可以理解,他们那家小研究公司现在也是行业的三家之一,名声慢慢出来了,很不错。
  
  和他相比较的,是这两年我见过太多的麦肯锡/BCG的顾问,纷纷加入百度腾讯这样的公司,甚至是奇虎优酷这样的小公司。那些勤奋优秀年轻人,在麦肯锡辛做三年,或者去美国读书才能拿到加入百度腾讯的门票。和他们相比,我这个朋友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看好一个行业,然后呆下来了。
  
  上面提到的那家本土咨询公司,出了许多互联网行业的总监VP,人称黄埔军校。我想起这个朋友,还有我行业里认识的许多朋友,就会联想到巴菲特关于池塘里鸭子的比喻,其实,许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做出正确选择
  
  形势永远比人强。有智慧,不如乘势。
  
  第六个优秀年轻
  
  第一次见到她是一个会场,阳光青春、靓丽,过来和我换名片,然后就是习惯性的恭维,看了一眼名片,是一家本地投行的经理,看主业是做TMT行业并购的财务顾问。
  
  此后就总是接到她的电话,请教各种行业问题,后来了解到她刚留学回来,看好互联网行业,就跳进来,从小公司开始做起。
  
  再后来她跳去了德勤并购部门,她很喜欢组织行业聚会,我也会去参加,每次聊到最后,她就会讲她的金融梦想,说她最后一定会去做冲基金。没错,对冲基金,这是我第一次亲耳听别人说这个词儿,感觉很有意思,但想想,华尔街是很遥远的事情,超过我想象力了。
  
  她认识了好多好多的人,似乎每天都在认识人,各种各样的人,TMT行业的,从企业老总、管理人员到普通的运营人员,她总是介绍各种人和我认识,我开始佩服她的社交能力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她的电话电话那端,她平静在说,Jack,我去了Lazard。
  
  我很为她高兴,Lazard,华尔街并购业务第一名的投行,《最后的大佬》的主角。
  
  梦想就是这么成为现实的,她开始成为street上的一员了。
  
  她还是不断和我讲对冲基金的梦想,我不知道相信还是不相信,不过并购和对冲交易确实差太远了,我也无法给她什么建议,只能听她说她的梦想
  
  故事结局我还不知道,她今年跳槽去了一家投行的研究部,开始做sellside的分析师。我想,她总有一天会走到buyside,去做一只全球的对冲基金。
  
  许多朋友一直期待我写一个关于梦想故事,ok,现在,你得到了。
  
  第七个优秀年轻
  
  第一次和他吃饭是在前八家的一个大排档,零四年。那时候我对媒体兴趣,他常给报纸电视台做顾问,大家都叫他博士,说他资深。我就约他出来吃饭,他吃的不多,话也不多,长的像周星驰说话也像,话很少但没有废话。他的低调让我略微失望,这和我认识的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们截然不同。
  
  然后我们俩就合作做了一个项目,给一家报纸做战略规划。(名人名言  项目启动,我俩飞到客户的城市,我算真正开了眼,他还是话不多,但句句说中要点,深深的打动了客户,客户很满意项目顺利完成。我就问他,你为什么能打动客户?他想了想,你得明白他们在想什么。
  
  需要说的是,他只是比我大三岁,而且他并不是博士,这并不妨碍他在行业的声誉,他写书,讲课,还主持了一个高校的媒介研究中,我很欣赏他的才华,把他介绍给我的导师,他跟着我导师读了媒介研究的博士,现在是名正言顺的博士。
  
  几年后的一天,他突然邀请我去参加一个酒会,去了才知道,他竟然创业了,一家IT企业给他投资了五千万让他做一个移动互联网项目,他以创始人&CEO的身份侃侃而谈移动互联网的大好前景,和几年前一样,他谈论日本的创新,谈论新技术美好愿景,谈论公司未来,席间,VC投资人,互联网里各色面孔穿梭,大家都称赞他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专家,让我恍然隔世,想起几年前,人人都称赞他是媒介管理专家。
  
  他邀请我说几句,我说,我认识博士多年,他善于发现产业的前沿趋势,多年来他的研究和分析给了我很多的思考,他是一个让我很佩服的专家。
  
  我是由衷而言,他是专家,一直都是,时代需要他做什么,他就会做什么,而且会做好。他先成就了博士的声誉,然后获得了博士文凭,先建立了咨询顾问的声誉,然后成为咨询顾问,先当上了互联网公司CEO,然后成为互联网专家。
  
  牛人,从来不需要准备

分页:123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