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自律者方得自由?
【一】
陈sofun:总的来说有两点:一、自律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但不一定是必要条件。自控,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成功的基础,自律不一定成功,但不自律,毫无成功可言。二、对于个人来讲,加强自律有助磨砺心志,有助个人良好品行的形成。
DJ:首先,得定义什么是自律,词典里解释为“遵循法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的自我约束”,而实际生活中我们谈到自律,更多的是个人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或状态,而做出的一种自我约束和取舍。如此说来,自律程度高的人显然无论是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更容易成功,达成自己的期望,因为他们的执行力更强。
清浅:作为学生,我认为自律的学生学习成绩都比较好,学习压力也不会太大。我有一个同学就是属于比较自律的人,整个人都比较自信。遇到问题从来不会退缩,而是不慌不忙地解决,她是个行动派,且非常有目标感。不熟悉她的人,会感觉任何问题到她面前都可以迎刃而解。这大概就是自律者给我最深的印象。
陈sofun:二者看起来有些矛盾。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不是机器。纯粹的自由或自律不存在。这有点哲学的味道,自由是在自律的前提下存在的。没有自律,自由也无从谈起。康德有句话——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这种主宰就是自律。通过自律带来的自由,其实就是掌控自己和自己生活的能力。
清浅:自由,就是不被束缚,内心愉悦踏实。而不自律的自由让我想起自己的经历——高中放寒暑假,每次回家都想好好休息,于是每天就待在家,不愿出门。结果假期结束回到学校,作业也没做。原来说好要做的事,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也通通都没有实现,每次都非常懊恼。同时也不愿意去学校。这大概就是不自律的自由。
精读君手记:在谈及自律的自由之亲身体会时,清浅认为,参加精读读友会、记日记、学开车,都是一种自律的自由;DJ则认为,小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玩,自己却忍着把作业写完再玩,也是一种自律的自由,因此从中取得的收获,会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及成就感。
【二】
我们为什么容易屈服于诱惑?
陈sofun:这个问题在《自控力》这本书中总结得很完整了。无法自律的原因,分两种。一、自律前:1)自律的目标不清晰、太大或者太低;2)情绪不好,郁闷或压力过大;3)受周围环境和他人影响。二、自律中:1)自律过度;2)奖励不当。
我觉得很多中国学生都有这样的无奈,比如我喜欢文科,却读了理科。所以我以前做脉冲电路作业的时候,总是无精打采,做着做着就看小说去了。后来参加一些社团,经常交一些文稿,就开心得不得了,从来没觉得是负担。所以,不自律,还真不一定是不自律,可能是钥匙找错了锁吧!
DJ:无法自律也就是失去了自我的掌控感,做了欲望的奴隶。《自控力》一书中更多的是从获得成功的角度来讲的。我把原因归为两大类:一是缺乏目标和方向自我要求比较低,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比较容易屈服。另一种是遇到较大的困难、压力等,超出了自己的承受之外的逃避和放纵。
清浅:一个就是平时没有培养自律的习惯,所以无法做到自律,还有《自控力》中所说的——我们不断期望明天能做出和今天不同的选择,相信未来不仅能够弥补今天没做的事,还能做更多,其实这种期望是错的。另外,过度自律,也更容易导致失败,产生罪恶感,进入放纵后会更放纵的怪圈,凡事都是过由不及吧。
陈sofun:人在受到重大挫折的时候,容易情绪低落、自暴自弃,给自己极大的否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loser,笨蛋。此时,便会忘记所有曾经的理念,于是所有对自己的约束都变得没有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人就容易放纵自己。
DJ:我也认为是情绪低落、心烦意乱、面对较大困难的时候容易失控。对于自律,有时候就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比如我特别喜欢玩一个游戏,控制不住了怎么办?我就索性把游戏删了。如果下次再想玩,就需要重新下载、安装,比较麻烦,也只能作罢。
清浅:这让我想起来,去年过年之前,快期末考,我们寝室流行起一个游戏——开心消消乐,现在想起来,也不怎么好玩,但那时可能大家考试压力较大,几科连着考,于是好几个室友便每天疯了一样地玩,不把精力拼完不睡觉,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玩游戏。这大概就是因为室友在面对压力时,面前的所有诱惑都更有诱惑。所以,压力会使人屈服于诱惑。
【三】
对于改变,我会通过看那方面的书来实现,因为一本好的书就是一个好的老师、大师,这样能对自己的现状更好的了解,用更正确的方式去改变。自律也是这样,我看的书就是精读推荐的《自控力》。就像有人给我指了一条路,我知道方法,知道该怎样去做,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对自己也会有信心。
陈sofun:1)心态上,不要紧张或者又一次否定自己,要看淡这件事,这就像上了5天班需要休息两天一样,不良习惯回归只当是放松一下而已;2)心理上,转换一下思路,先处理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务;3)战术上,给自己重新开始的机会,记录自己改掉不良习惯的记录,并加大监督力度。
DJ:首先要明白,自律不是压抑欲望,而是为了更远大的目标做出取舍。《习惯的力量》一书中有个观点是——习惯其实是戒不掉的,它一直都潜伏在你的潜意识里,随时准备跳出来。知道了这一点就不必在反弹的时候太过自责。
习惯戒不掉但可以改变,书中讲到一个人的习惯回路有三个过程:暗示→惯常行为→奖赏。当一个诱因出现时,大脑会收到暗示,通过做这件事来获得满足,改变习惯的关键就在于,发现对于这个习惯的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分别是什么,然后用积极有益的行为去替代这个惯常行为。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清浅:坏习惯反弹真的很难改,我的做法是,尽量不去注意它,因为越是在意越会反弹。不如直面自身的想法,而不付诸行动,让大脑遗忘的力量去消灭它。比如我以前很爱晚上躺着吃零食,想改掉这个习惯,干脆就不买零食,转而去想别的事、做别的事,现在我已经改掉这个习惯了。
【四】
自律牛人,你是其中的一员吗?
陈sofun:我圈子里有一位姓魏的大哥,在公司和朋友中很有威信。他有一点给人留下的印象非常深——无论晚上应酬到多晚、喝多少酒,第二天早上都会在8:30之前出现在办公室里。有一次跟他聊到这个话题时,他便说,考勤是个小事,尽管他可以有很多理由晚到公司,但他在公司要管很多员工,如果不能以身作则,管人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专注,很多时候是行为者的兴趣所在。人一辈子不是只做兴趣这件事,作为成人,做事更不能光凭兴趣。举例:我对睡懒觉感兴趣,或者我专注于吃各式美食,就不喜欢健身,但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允许如此,所以我必须得改变自己的兴趣和生活方式。一个人是不是成人,就看他是不是因为责任等原因做了他不愿意做而又必须做的事。
DJ:专注是注意力集中,不受外界干扰的一种能力的体现,自律能力较强的人专注力相对也会高些,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不仅是自律和专注,很多优良的品质和习惯都是如此(注:喜欢玩游戏,看电视等,在我看来不叫专注,而是沉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陈sofun:自控需要大量能量,自控过度使身心压力过大,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增大患病概率,这对身体是有害的。尤其当人的本能被压制时,会产生讽刺性反弹效应。比如我刚刚说的,减肥的朋友拼命减肥,最后反弹得更厉害,就很有讽刺性。
清浅:我没什么补充,@陈sofun说的很好,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