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拼命努力,还是活在底层?
文 /周冲
今天讲三个故事,关于努力无效、阶层固化、底层人难以逆袭的原因。
有一天,她看着自己每月4000多的工资卡,感到人生无望,问一个经济学家:“为什么玛丽莲梦露收入那么高,我也很漂亮,也很努力,为什么我收入这么低?”
“因为玛丽莲梦露不可替代,而你,太容易被取代。”
美女不信。
她提出辞职,被同意。
在自由市场中,一个人的收入与回报,与她的努力无关,与她的付出无关,与她的稀缺性有关。
当你的工作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能胜任,你的收入就会凤毛麟角。
所以,清洁工早出晚归,快递员马不停蹄,服务员疲倦不堪,出租车司机含辛茹苦,中小学老师劳心劳力,农民工几乎在玩命……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一生都与贫贱为伍,少有人能逆袭成功。
为什么?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商品的价值,是从两个源泉得来的,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需的劳动量,另一个是它们的稀缺性。”
你能轻松被取代,你就是人员,你当然便宜。
而一个底层的屌丝,如果想具备稀缺价值,比如说,像乔布斯一样能创新,像刘德华一样能表演,像傅圆慧一样能游泳,都需要一个前提:充足的能力积累。
结果导致死循环:缺乏能力积累——无法变得稀缺——无法抬高价格——无法财富积累——无法投资自己——无法变得稀缺。
除了劳动缺乏稀缺性,穷人无法摆脱阶级固化,还有一个原因:信息的不对称。也就是我们说的“不懂”、“不知道”、“没听过”。
举一个卖肾的例子。
几年前,一个刚刚毕业的男大学生,想买房,没有钱,父母也穷,就在论坛中发出帖子:为了结婚,我想卖肾。
但买房的欲望令他焦灼不安,于是想出此招。
这着实令人悲哀。
卖肾对身体危害极大,稍不留神,非残即死。
所以说,物质短缺不可怕。
信息短缺,才是穷人骨髓里的癌细胞。
他会让你忽略未来,忽略自我投资的必要性,不断交换出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时间、健康、心智、银行信用……导致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贫穷。
涸泽而渔,杀鸡取卵,卖肾求房,都是自杀式生存。
哪怕你不断卖肾、卖卵、卖血、卖身、卖房、卖老婆、卖孩子,也会被困在底层无法翻身。
你应该怎么办?
你会知道,哪个行业是未来的黄金产业,哪一个地段会在未来疯狂升值,哪一个人是未来的马云李嘉诚,然后,一直死磕,一直投资,就能在5年后,10年后,甚至20年后,拥有财富,走上人生巅峰。
信息之王,才是财富之王。
可惜的是,权贵阶层能轻易获取的信息,底层的穷人却难以触及,或视而不见。
这种信息的匮乏,会让穷人一边喊着“我哪知道会有这种事”、“我不知道啊”、“我以为……没想到……”、“我没办法,我只有这样做”……一边心智下降,失去甄别能力,看不清方向和机会,引发决策失误,导致错误选择。
前两个,都是自身因素。
前不久,我要买几套写字楼,向银行贷款。
过程很顺利。
后来和银行高层的人吃饭,聊到底层人何以一直贫困的原因,他说:有自身的原因,也有资本的原因。
比如银行。
银行是嫌贫爱富的。
你有钱、有名、有能力的时候,它对你特别大方,因为银行能在你身上赚回来:
“啊,你名气这么大,每年代言这么多广告,借你五千万吧……”
如此一来,富人获得更多资本,投资更多项目,获利更多,更加有钱。
而穷人呢?
银行对你可没那么热情。你一无所有,怎么还?盈利能力那么差,银行怎么敢贷?
最后只有通过信誉贷款。
但穷人的信誉是不值钱的。最多能贷多少?几万块。能解决什么?不能解决什么。
甚至,据银行的朋友说,当农民们将贷款拿到手,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用于消费,甚至赌博打牌上。
这样一来,银行就不太愿意和穷人打交道了。
当你有超强的盈利能力时,资本自己会找上门来;当你穷得叮当响,资本会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片云彩。
这也怨不得他们。
资本家可不是慈善家。我们希望他们救苦救难,但他们考虑的却是:钱交给穷人,盈利小,回报低,风险大,回收可能性低,保障性欠缺,这种投资不划算。那当然不愿意投。
恰如富裕的最大原因,是富裕。
因为贫穷本身,会对你的身心,产生一系列限制。它会抢占你的大脑“带宽”,令你无法正确选择。
你要摆脱短视,不为今天的生活而是为10年后的生活而努力。专注学习,比身边人拥有更多有效信息。
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不断投资自我,增加稀缺价值,让自己财富增长,吸引资本,继而投资更多项目,慢慢地走出底层,和旧日的贫穷说再见。(本文来源:周冲的影像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