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凭什么鄙视小城市?
文/甘北
1
人类的鄙视链无处不在。生活在大城市的,看不起生活在小城市的。
不知道为什么,近年来的文章里,大城市总是秩序井然、生机万丈、充满理想的形象,而小城市则往往被扣上脏、乱、差,不讲秩序、野蛮不堪的帽子。
所有鸡汤都在告诉你,大城市才有理想,大城市才肯定奋斗,小城市是适合养老的,一个年轻人,如果选择回到小城市,那就是不上进、没出息、思想僵化、行动保守。
说实话,我很难想象,如此狭隘的论调,会出自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嘴里。
不可否认,大城市的确有它的魅力,它的公共配套和人文素养,是小城市短期内难以企及的。但是,年轻人选择了小城生活,真的就这么不可原谅吗?
未必。
2、生活篇
大学毕业以后,我在一线城市工作了两年,随后回到四线城市。我在这里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步行到单位,只需要十分钟时间,下雨天可以打个滴滴,不用跳表。
下班回家吃完饭,过一条斑马线,就是超市和健身房,出了一身汗,去买点零食和家用。
如果不急着回家,可以去楼上电影院,看一场十二点才散场的电影,怕什么迟,反正家就在对面马路。
因为我们生活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忙碌。那些消耗在交通、排队上的时间,并没有多么伟大光荣的意义。而这些时间,我可以用来翻几十页小说,看一期综艺节目,给老人打一通电话,陪孩子做一个游戏。
3、房价篇
在广州没有限购之前,这里的房价均价大约五千。一个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不管你是做销售、做策划还是技术类,一个月工资大抵可以买一平方房。
如果你有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一起筹钱买一套小户型,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事实上,我身边的同龄人,很多名下都已经挂了一套房产。
当然,买房从来不是买白菜,在这里,依旧有很多家庭,倾尽毕生之力,也买不起一套商品房。但我们在这件事上的压力,相对大城市要小得多,总归是没有异议的。
那么,在一件刚需商品上,耗费的心血越多,是否就真的越值得夸耀?又或者,大城市一套房承载的意义,真的比小城市多吗?
同样不见得。房子到哪里都是家,我们五千块一平的天花板下面,同样是亲人和爱人。
4、奋斗篇
它肯定一切人的价值,鼓励一切人的奋斗,北上广深处处是机会,上升通道无限宽广。
是的,我写过许多文章,来告诉年轻人,我们永远不能停止奋斗。而小城市,在许多人眼里,就是吃饭睡觉打豆豆、喝茶看报打麻将。
那么,如果我告诉你,我曾在这座小城,每晚加班到凌晨两点才下班呢?
那年冬天,我们几个女孩子,从办公楼出来的时候,路上连出租车都没有了。我们用围巾裹住脸,把手插在衣兜里,缩头缩脑地走回去,深夜的冷风吹到脸上,同样是奋斗的味道。
而当时合租的还有一个女孩,她做地产中介,从早上八点,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她是许许多多在小城市努力工作的女孩的缩影。
到底又是谁,一句温水煮青蛙,一句不思进取,一句贪图安逸,就抹杀了我们所有的努力和价值?
凭什么?
5、秩序篇
很多文章会告诉你,小城市不讲规则,这里是一个人情社会,凡事都有潜规则。
这种现象的确存在。尤其像在医院看病这种事上,几乎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去哪里找个熟人。如果你人脉宽广,在小城市事事都能找到绿色通道。
但如果你觉得没有人情寸步难行,便好像一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60年代遍地都是小茅房一样。
我不敢说乡镇和农村的情况,但如今在四五六线城市,公共秩序真的不见得乱哄哄,至少在我去过的几个小城市里,鲜少见到过马路不看红灯、随地吐痰等现象。
至于去政府办事,去医院挂号,不可否认,托人情找关系的确会享受一定便利,但不托人情就真的办不成事吗?
不,所有窗口单位的服务评价器,都不是摆设。有人情,快,方便。没有人情,按规章办事。
而你的偏见,更多来于傲慢。傲慢地认为小城市还像许多年前一样,落后、呆滞、腐败。
6、人情篇
我每个周末都去父母那里吃饭,带着丈夫和孩子,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
我的朋友和同学,很多住在同一个小区,晚上可以约喝甜品,也可以约看电影。
我的手机可以整天关机,不会有更急的电话,所有我关心的担心的人,都有我家的钥匙。
河边一条街,都是美食宵夜档,一到晚上九点,一片闹哄哄的喧嚣。
洒满孜然的烤串和冰镇的啤酒,菜牌上都是家乡的味道,人们坐在夏夜的凉风里聊家长里短——谁又找了女朋友,明晚一起去哪玩,新开的那家菜馆真好吃,改天去试试……
四处都是乡音。
四处都是热情。
四处都是家。
我迷恋家的味道。
7
但那些想要平凡生活,并且踏踏实实地编织平凡的生活的人,同样值得尊重。
我们的世界需要霓虹灯,需要高架桥,也需要烟火气,需要人情味。
他一生的活动范围,以家乡哥尼斯堡为圆心,几乎没有超出半径100公里以外的地方。
但是,那又怎样呢?
哪里都有丰满的灵魂,哪里都有贫瘠的腐朽。
作者简介:甘北,文艺女青年,我有一间大房子,活够了就去死。代表作《女人都不愿结婚了,男人却还想娶个保姆》。微博:甘北Lily,个人公众号:甘北(ID:ganbei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