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集张辉,开拓林业种植新路子,点燃致富新希望
江苏省灌南县新集镇夏庄村党支部书记张辉,从大学生村官干起,主动投入农村、融入农村,扎根基层,三年来在创业路程上不懈探索,结合当地实际开拓出林业种植新路子,点燃了农民致富新希望。
立足村情找准创业路子
2012年8月,张辉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灌南县新集镇新集村,担任新集村党总支副书记,开始了新的村官生活。新集村位于灌南与涟水两县的交界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该村传统林业种植十分丰富,但一直没有形成资源优势。为了寻找富民强村之路,他在做好各项村务的同时,进村入户与百姓座谈,寻找落后的原因,倾听百姓的诉求。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村民创业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因思想的束缚和资金的困扰,存在着畏难情绪。村官的光荣职责,青春的创业激情,让他不敢懈怠,决定“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确立苗木种植的创业目标。
创业光有激情不够,还离不开科学与理性的支撑。在创业之初,他做了大量调查研究与考察学习等准备工作:走访周边的乡镇,并通过各种渠道获悉林木的市场行情;做细致地成本分析;请技术人员调查土壤质量;聘请专家对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做专业培训等等。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后,确定了“立足生态优势,发展苗木产业”富民强村的思路。
创新创业中的困难可想而知,特别是作为刚工作的大学生首先要面对的是资金不足、经验不多。资金问题是创业的首要最大难题,镇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高度关心和支持,村两委也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寻求合作伙伴不仅能够解决创业资金,而且能够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经过自己苦口“婆”心、身体力行以及详细规划方案最终打动了4位村民,成为他的初期创业合作人,更加坚定了他的创业信心。为了把创业资金筹集到位,他采取了“四个一点”的办法,即:自己省吃俭用的工资,向亲朋好友筹借和银行贷款,和其他4名合伙人共同投资,多方筹集资金30余万元,盘活了50亩农田,创立了“灌南县张辉林木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吸纳了当地村民18人就业,其中7人是贫困户,不仅解决了贫困家庭就业问题,而且也能够使他们兼顾家里年迈的父母和教育她们的孩子,从而有效解决一些家庭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
合作社主要从事苗木培植与销售,为合作社成员提供技术服务。通过先趟出一条路,再逐步带动村民一同创业。在基地形成一定的规模后,他又大胆创新,采取基地牵头带发展,基地引领大户、大户帮带散户的模式,经过辐射带动发展,拉动村民规模化发展,使产业规模逐步成型。2013年3月合作社成员总共投入资金达40余万元,种植规模扩大到80亩。2014年3月合作社二期投入资金60万元。由于苗木具有生长周期长,持续性投入大的特点,张辉想出了一边联系业务一边又根据客户需要从沭阳、山东等苗木销售市场低价购进相应的苗木进行销售赚取差价来维持自己苗木基地的正常运转,2014年全年通过外购转卖的方法销售额近百万元,下一步准备今年年底再流转70亩土地进行扩大种植规模,在现有苗木品种的基础上加大种植市场前景好的苗木种植比例,再从外地引进一些名贵品种的盆景培植。目前,新集村已经有30位村民陆续加入了合作社,已吸纳附近村民就业人数达25人,帮带脱贫户数达15户。
合作社给村民们带来的不仅是收入的提高,更是为村民找寻了一条致富之路。合作社始终坚持其“科技助民,共同致富”的创办宗旨,无偿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与销售路径。目前,林木基地正在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已成为新集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在创业的同时,张辉还扎根基层,做好群众的宣传员、服务员。在镇党委的帮助下,牵头建立起了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新集村、夏庄村修建长3公里农村公路,解决了1350人的出行问题,受到地方群众一致好评。通过招商引资帮助夏庄村建立500亩优质苗木基地、50亩垂钓中心。新建夏庄村便民服务中心。针对农村困难户多情况,张辉还想办法为困难群众提供关爱性帮扶,多渠道筹措帮扶慰问物资,2012年元宵节发动新集镇村官给新集镇徐老庄小学里的留守儿童送去温暖,从自己的创业收入和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用来购买学习用品、元宵和糖果等用来看望徐老庄小学里的留守儿童。自从工作后,他还始终资助灌南高级中学一名贫困生。
正是凭着执著的追求,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2013年4月,共青团灌南县委表彰为“2012-2013年度优秀共青团干部”;2013年11月,被中共江苏省委驻灌南县帮扶工作队表彰为“2012-2013年度扶贫创业先进个人”;2013年12月,被评为“2013年度灌南县十佳大学生村官”;2014年12月,被评为“2014年度连云港市十佳大学生村官”。2015年1月,“灌南县张辉林木专业合作社”被省人社厅评为“省级优秀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
张辉表示,结合当地村情民意,和村民一起创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带领村民致富,是自己不变的目标,“带领大家走出一条林木经济康庄道,共建美丽新乡村,圆村民的致富梦,也圆自己的美好青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