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文章内容页

多少孩子掉进父母“培养兴趣”的坑里,错过人生

来源:励志一生 日期:2017-09-28 08:47:51 分类:家庭教育 阅读:

多少<a href=/tag/haiz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孩子</a>掉进<a href=/tag/fumu/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父母</a>“<a href=/tag/peiya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培养</a><a href=/tag/xingqu/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兴趣</a>”的坑里,错过<a href=/tag/renshe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人生</a>

文|窦小米

昨天去看了《摔跤吧!爸爸》,实实的被打到了。影片中的哈维亚简直就是个深名大义的酷爸爸!他坚持己见,不顾传统观念女孩不能练摔跤的偏见,在严格、督促、系统化的训练下,亲身给无数观众谱写了一则模范式、标杆化的实现理想之路:帮助孩子完成人生理想,最终生长、成才

1

《摔跤吧!爸爸》中主角的两个女儿吉塔、巴比塔在开始学习摔跤时的抗争、排斥、认定自己不是那块料的表现,相信每个家长经历过。

一位朋友孩子报了钢琴初阶班,乐颠颠地去学了3个月,在一个平常、早起的早上,孩子睁着惺松的眼睛,对朋友说:“妈妈,今天是周末,我们班的同学爸妈都带他们去郊游了,我今天可不可以不去?”

朋友说:“这可是当初你说喜欢音乐喜欢钢琴,妈妈才给你报的班。”最后左右施法孩子还是配合去了。

老师告诉朋友:“孩子弹得还是不错的,就是稍长一点的曲子,还有看到训练时间太长,直接就不想学了。”

半个月后孩子终于反抗:“我不喜欢钢琴!”

那一次朋友自己都动摇了,儿子说得也没错:“他一个男孩,为什么老呆在琴房里,识个谱有时下午还困着了,他喜欢男孩运动,比如踢足球。”

加之孩子奶奶一个劲地敲边鼓:“他不愿意别强迫他,这么小,高高兴兴的不比什么都强。”朋友打算在这个事情上跟丈夫商量一下,也许孩子在这方面的确没有天赋

无独有偶。在家长群里,低价转“跆拳道年卡”、“单词训练季卡”、“芭蕾舞学期卡”的家长,比比皆是。

《摔跤吧!爸爸》里的父亲哈维亚不一样,在两个女儿排斥、反抗、厌弃的情况下,他没半点犹豫:跑、一直跑,给我跑下去!

我认为片中两个女儿吉塔、巴比塔之所以能够走上自我实现之路,归因于拥有一个曾经获得过全国摔跤冠军爸爸。他是一个在摔跤过程中,掌握技术、体能、战术、理等各方面经过过强化训练的男人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在人生战场走过一遭,并战胜自我、获取过胜利的人。

他深深明白

哪有什么快乐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2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压迫,致使一部分家长、媒体喊着还孩子自由”、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让他自己选择”。

于是,孩子看到同伴在赛式上演奏钢琴的神圣感,闹着也要报钢琴。看到跆拳道的畅快与力量自己兴趣家长二话不说报了名。结果兴奋劲儿一过,不耐烦了就不想去了,家长就遵从孩子决定,不想学咱们就不学了呗,强迫也没有意义。只要你快乐就好。

希望他开成长快乐就好。不要逼迫他学不想学的东西”这话听上去像是开明家庭家长,对孩子予以自由、宽松成长态,实则是家长孩子的放任、是为人父母的不负责任

片中的吉塔,难得得到一天的释放,参加一个女孩的婚礼,她们兴奋异常、化妆、穿裙子、点上胭脂,翩翩起舞。父亲哈维亚狠狠地给了孩子们一个大巴掌

孩子的角度来说,为什么别的孩子吃辣吃肉而我只能吃胡萝卜控制体重?为什么别人周末去郊游我只能在琴房练指法?

无忧无虑的耍、每天吃大餐、喝饮料、每天睡到自然醒,固然能算得上一时的快乐,但最多只算得上猪栏式的理想家长自由放任下去,只能像片中邻居的女儿,嫁作人妇,终身从事繁重的劳动。

作为现代的家长,你是否忍孩子优秀擦身而过,与世间无数美好体验失之交臂?

蔡康永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非常赞同:

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了出现一个很棒但要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的人和事,错过好的风景

没有哪一种学习,不是难的、的。

这一点上,作为没有判断能力孩子家长不能让他自己选择。唯一能给予引导、指导的,就是家长自己

3

有人说,片中两个女孩子吉塔、巴比塔的转变,是在邻居女子对她们的一席话之后。

我倒认为这只是两个女孩在从事摔跤主观意向、个体意志上的一个大的积极转变而已。姐妹俩向外跑去,是为了自己将来的路,不要像邻居一样,一生从事繁重的家务,毫无希望

而该片真正转折点,绝对是女主角吉塔取得首次公开比赛的第二名之后。这一次,是她与第一名长时、凶猛搏斗,对方艰难显胜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与一名强壮男子的决斗,而她搏杀的锐气与勇敢,盖过第一名,震惊了在场所有的印度男性。而且大赛主办方奖励了第一名20卢比,奖给吉塔50卢比!

这才是真正击起吉塔摔跤斗志、职业生涯所向披靡的起点

成就一件事的,从来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这是一种来自于环境给予的认可感、自激发,最终刺激起来的战斗力。它超越性别、体能、乏味,它像绵一样疯狂地摔跤、训练、学习、吸收,打败一个一个的对手,获取胜利

4

教育的英文是educate,源于拉丁文的“educare”,本意是“引出”,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本来潜在于学生身体和灵内部的智慧力量引发出来。

如果家长以为培养兴趣就是“今年买一架钢琴”、明年让孩子“学学跆拳道”,孩子学习永远只会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永远也体会不到深层次学习快乐

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形成不自信,一直学不成的恶性循环。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给教育者、引导者看的电影,无论教练老师还是家长

兴趣从来没有那么容易培养起来。所谓的没兴趣,其实是还没达到熟能生巧的一种自我放弃

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该让孩子自由尝试所有兴趣的门类,然后选择一个,全力攻破。

影片中的吉塔经历了学成一项体育技能实现人生的全部过程

兴奋期、厌倦期、反抗期、接纳期、稳定期、突破期、独立期。

在这个过程中,父亲哈维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兴奋期他擅做观众;

厌倦期绝不不作为,巧妙引导;

反抗期坚定的强迫,不容置疑,但问耕耘,不问快乐

接纳期、稳定期巩固技能激发自信。找到观众、寻求认可;绞尽脑汁做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使之成为真正兴趣

突破期最难以跨越,人生自我实现、个人需求目标皆已经达成,如何战胜局限性,再上一个台阶?需要复盘、智慧、策略;

独立期则是父母子女之间的一个永久课题:如何分别?

如果有一天父母不在身边了,孩子将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片中父亲说:爸爸不可能每一次都能救你,一切要靠你自己

最终吉塔独立完成自我成就

可以说女儿们最终能完成自己,皆因这个得过全国冠军父亲经历技能、体力、策略、乏味、磨难超越并获得过成功父亲

可以说,真正教育,就是拼爹。

不要迷恋遗传、基因、智力,以及孩子能天生产生对一件事的兴趣。停止一味地买买买,尽最大可能地走在孩子前面,成为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己不欲,施于人”的空洞教育

从来没有什么真正兴趣可言,只有做好了才会产生兴趣

X

打赏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