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
当三月的开学铃声伴着春风呼唤着我们来到学校时,我们班突然多了位名曰“周某某”的同学。犹记他的自我介绍:“和我相处,久了,你们可,可能会觉——得我,有点儿——二。”于是我从书堆里抬起头来仔细端详这位新同学,仿佛看见他的脸上挂着“我很二”的招牌,我嗤之以鼻:“无聊人士一位。”
渐渐地,我惊恐地发现周某某的人生竟属于那种带着“恶心”和“恐怖色彩”的别样人生。他热衷于昆虫,掘土抓蚯蚓,刨蚂蚁窝,样样在行。他抓来放在瓶里的虫子真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嘉禾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予他无穷无尽的丰富资源。也许在法布尔眼中,周某某的瓶子是八宝盒;而在我眼中,他的瓶子叫“潘多拉”!
原谅一个女生与生俱来地对多足昆虫的恐惧吧!每当他掏出一团黄黄白白的卵时,我就感到一阵恶心。不仅是我,多数人眼中的周某某是一个“怪胎”,且这一看法不仅拘泥于昆虫方面。例如,他总是带着些许的口吃和匪夷所思的观点在英语、音乐、社会课上说出自认为很有趣的话语,可引来的是老师无奈的笑和全班的“声讨”。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看周某某用的都是一种“鄙夷”的眼神。
后来读到一篇文章,大致意思是李白和醉鬼、尼采和疯子,给人的一好一坏的印象只是源于个人的主观感受。也就是说,你看一个人以及对那个人做出的评价,大多是源于你的主观感受,源于你个人的审美观、是非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简而言之,世界对于你,其实是一道主观题。
在此之后,我突然感觉到自己对周某某有着一种深深的歉意,因为之前我对周某某的偏见是源于我个人强烈的主观感受。其实,他的爱好,我们应该尊重;他在课堂上的“无厘头”话语,我们应该包容。
作者:林乐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