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可慧
1
一年前的
夏天的
深夜,收到一封读者的来信,信的内容大致如下:
我不敢告诉他,那是我整整做了一个夜晚的文案啊。
领导说:没新意,没
创意,
如果我是客户,根本就没有和你
合作下去的
欲望。
我没有吭声。真
残酷。要是我告诉她,我花了一个晚上,是不是听起来更加
无能。
做了一天的文案,所有人都下班了。我不
知道,
明天领导看到这个文案的时候,会不会又摇头。
其实,也是自说自话。我等着出租车,
夏天的
北京好像有点寒冷。没什么,不必
回复。
这封信,我下载了下来。
2
昨天,我有又一次接到了她的来信:
那一刻,我只想起一句话:
年轻时吃过的
苦,都会成为你
未来的路。
这句话好像是真的。
3
小地方的报社氛围,虽然没有大
城市报社的洋洋洒洒和肆意
张扬,但好像更多了一些中规中矩的刻
苦劲儿。
当时,单位有一个记者,是个三十多岁的
男人,个子不高,特别瘦小,每天都第一个来
上班,又在报纸出刊后,第一个
出发去跑
新闻。
看得出来,一些人对他的
努力,并没有一丝
赞赏。
职场就是很奇怪的,当你身在其中,所有人都
希望的是,大家一团和气,“同甘共
苦”,你想冲锋陷阵,为未必被人钦佩。
是啊,你那么
认真,不是给那些不刻
苦的记者找对比嘛!
你跑了那么多
新闻,我们跑什么!你写那么多,我们的版面都被你挤占了。
你说,他真的什么都没听到吗?一定不是。人言可畏,就算是一阵风,刮了那么多阵,也该刮到他耳边了。他还是每天高
高兴兴地
上班,该
工作的时候
工作,该和人唠嗑的时候唠嗑,什么事都没发生。
后来,我去听他的一趟
新闻课。他说,他什么都不信,最
相信的就是
勤奋。
为什么?
就是
勤奋。每天不停地跑,不停地写。我每天
新闻跑12个小时,全年休息
时间比
别人少三分之一,寒冬酷暑,没有人愿意去跑的
新闻,我去!最偏远的地方,没人去,我去!我们总是
喜欢近在咫尺的稳妥,然而事实上,你与
别人的
差距如何拉开,就在于能不能走过
别人没走的路,吃过
别人没吃的
苦,见过
别人没见的人。
你做一件事,不间断地,认
认真真做100个小时,一定比那个只干了40小时的强。为什么?
量变到
质变,从来不会含糊其辞,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一定会渗透在你长长的
人生岁月里。
是啊,其实是多么朴素的
道理。
成功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从天而降,它只在你的
岁月里,
慢慢生出花。
我
毕业后的几年,他成为了首席记者,可能是报社最
年轻的首席记者之一。
4
经常有刚入职的
年轻人给我写信,觉得
自己现在过得太
苦了,几乎都快过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