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争取都是有机会成功的
在一次旅行中,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件事:当火车离开纽约中央车站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我将正在读着的报纸叠起来,然后放在膝头。一位中年男子坐在我对面。我用眼角的余光发现,他对我的报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不停地扫着我的报纸上的大标题。当时我就暗中想:既然我原本就是一个对人的心理格外感兴趣的人,那么不妨就此展开一个小游戏吧。
于是,我看了一下手表,开始计时,想看一看他什么时候会开口向我借报纸看。在接下来的30分钟里,我的那位旅伴尽管一直在偷看我手中的报纸,甚至有好几次他都想斜身穿过过道对我说点儿什么。不过最后,他显然没这么做。我似乎看得见思考的轨迹像车轮子一样在他的脑海中转来转去,关于如何开口求人的方法不断地闪现在他的脑海中。
事后我始终就此事思考着。我总是在想,一个人竟然为了一份小小的报纸如此简单的一个问题而花费了40分钟的时间。由此事,我们就不难理解众多人在面对远远要重要得多的事情,这些事情甚至比他们的幸福还要重要,可是他们却张不开口的原因了。
其实归根到底,我们之所以不敢,是因为我们怕遭到拒绝,怕失败。因为在人们看来,遭到别人的拒绝简直是一件令人不寒而栗的事情。为此,他们不惜寻找各种借口以避免遭到冷遇。像上文我的那位旅伴或许就在想:对面的那个人会不会由于我没自己去买一份报纸就认为我是一个小气鬼呢?或许他还会这样想:我宁愿就这样干坐着,也好过张口向别人借东西。其实,无论是怎样的念头都不过是为了掩盖自己对于听到“不”的事实的恐惧心理罢了。其实,或许在对方看来,我们的请求仅仅是举手之劳。然而,就是如此简单的事情,我们却常常付出更多时间的代价。
我们在劝说别人的时候,每每能想到很多办法,不过倘若这些办法用在自己的身上,结果经常得不到实施。分析原因,不过是我们害怕失败。多年以前,我就因为这种胆小而险些与人生中最重要的机会失之交臂。那时,我对为别人修改稿件的编辑工作充满了厌倦之情,总在想着成立一家自己的出版公司。可是,要成立一家出版公司就需要融资,而当时恰巧我认识一个相当不错的投资人,可是我却迟迟不能下决心去向他请求帮忙。
就在我陷于对编辑工作的烦恼和是否该向投资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之际,我妻子的一句话让我下了决心。当时她只是说了“你何不去找他呢”这样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不过这句话却让我茅塞顿开。是啊,我为什么不去找他呢?于是我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一份完整的策划案,然后去找了我的投资人。就这样,我又一次获得了成功,踏上了我的别样的事业征途。对于我和这位投资人之间的谈判,曾经被一位专栏作家间接加以报道,尽管那次谈判用时不到半个小时。实际上,只在5分钟内,那位富有的出版商威尔弗莱德就答应为我提供出版公司初步运作的资金。就这样,在几个月后,《你的生活》杂志就与读者见面了。
还有一个与我的经历类似的例子。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副总裁F.W.莱弗卓艾刚结束了自己的一次阿尔图纳的商务旅行,随后,他来到火车站准备乘车前往芝加哥。可是,等他到达火车站时,一位上了年纪的火车站工作人员摇着头,对他说:“相当不巧,你要乘坐的7点钟的火车已经开车了,下一班车要到两点才有呢。”
莱弗卓艾特别惊讶地问:“你的意思是说,从下午7点到早晨两点之间,再也没有火车经过阿尔图纳了吗?”这位身材矮小的工作人员点头向他示意,正是如此,同时这位工作人员还补充说:“而且那趟两点的班车在此地从没停过,我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总之在我工作的这17年里,它从来就没有停过。”
意思已经相当明显了,他的言外之意就是说17年里,此地的过路车少到了极点,而晚上7点到凌晨两点之间的火车从来没有停过,更不用说有人能乘坐了。可是莱弗卓艾却是一个喜欢主动出击,而不是坐等宣判的人。于是他对车站工作人员说:“那好,我想赌一赌,看看我能不能乘上车。麻烦你打电话问一下上级,看看能不能让火车在这站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