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励志 > 文章内容页

人可以不用规划,一切只在无心且用心而已

来源:励志一生 日期:2017-09-28 08:55:16 分类:成功励志 阅读:
  每年到了1月1号前后,我的规划病又开始发作。我会问自己,过去一年的任务完成得怎样,新年我又要做什么呢?因为“喜大好功”,年初给自己设置的一系列志愿,到了年末就会加剧自己沮丧。14年年初希望自己写的那些主题,到年末还是没有写出来。回望的部分里不免有深深地挫败和悔恨。
  11月因为北京雾霾,我把小朋友送回到老家父母身边,自己多出来两个月的独处时光。一口气干了很多我自己的事,想看的书,想写的东西,完成自己健康精神的关照……这段时间里,我认识真正的情况——我的挫败源于我无法平衡,付出还跟不上,却又对某些事任性地产生了过高期待。客观事实就在那里,只是不想看到。一个人能量是有限度的,对一件事,时间精力力的投入结果成正比。不先做选择舍弃,你很难单独谈对某件事的收获
  在这背后是人的“任性”。人是情绪化,而非理性的,你想要一个东西就只顾表达我想要,而不是在客观基础上保持清醒地去选择,并且有所克制。就像去年年初我是这么想的,我想要尽力陪伴孩子,也想要自己事业攻克瓶颈,想要成为朋友圈里时常带来温暖的人,也想要把家里的饮食、保健、理财一切关系料理得妥当安稳……但你只要静下来分配一下你的24小时,就知道这真是需要机器人才能做到的。
  若再深入一步,就会看到对“自我限度”的拒绝承认,原因可能是对各种表面的名相、身份的执念。我那么想要成为好的妈妈、好的妻子,是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够好,是一定要成为“某人”,才觉得自我价值证明。那种优秀感觉,那种一切尽在掌握控制感,为什么又是我想要牢牢抱住的人生状态
  规划也许真的是一种病。奋力想要成为“某人”,只是因为你对现在你“还不是某人”那种沮丧的反抗。规划得越用力,越是满篇的对自己不满。我羞愧地想起“女人自己”,这话说烂了。至于如何自己,今天才领悟是一门课。事到临头,我才真正发现我还是不自己的,我只是在要求自己做什么,同时也要求自己自己,又不知道自己是谁要什么。
  我看过从不做规划幸福的人。
  那是个老中医,他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做一遍易筋经,吃一碗头天的剩饭,8点钟准时来到诊所,病人已经等了一屋子了,他换好衣服坐下给病人看病,中间尽量不喝,怕没时间上厕所耽误看病。一直看病看到2点,中间不吃午饭,就喝一碗小米粥。然后就下班了。这一上午加中午一般是连续看百八十个病人。下午回家跟孙子会,看看医书,写写医案。晚上吃晚饭,处理下琐事,9点左右就睡觉了。
  他说他每天都是这么过的,大年三十都是这么过的,几乎没有例外。这一过就是60年,他今年88岁了,身体矫健,健步如飞,说话声音洪亮。我问他生活有没有其他的好和娱乐。他说不需要娱乐,我每天看些病人处理些难题,并不是每个都有把握,有时候就要这么治试试,那么也试试,回家一看古圣人的医书,一对照,有所得、有所悟,拍一下大腿,“嘿,祖宗没骗我,真是这么回事”。那种感觉是真快乐。他说有一年女儿非要带他去旅游,才去了三天,风景好是好,但他记挂着那些病人,一回到诊所感觉又有活力了,后来就再也没出去旅游过了,风景好对我也没什么吸引力。
  我很惭愧,也很服气。这是真正教育,老爷子“活出来”了,不是说出来的。这里,我刻意没列举他在医学上的成就,完全不用说了,你看他活着样子纠结戏码已经在他的生命中不存在了,那就是真正每个人追求状态幸福,不是极致的巅峰快乐,因为有高峰一定会有低谷幸福应该是情绪的一条直线,对各种追问的最终停息。那些一直在“我是谁,我要成为谁,完了,我又没做到”这样的情戏里挣扎的人,都应该来他身边受下感染,当你沉浸在如孩童般对专业单纯投入中,那样你会明白,最终什么规划都是不需要的。
  今年要写几本书、做几个项目,一点都不重要,是要找到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是个性化的,只完全基于你内在理动能的,让外在的节奏跟的动能保持同一个鼓点共振。动能的来源是老爷子说的“嘿,一拍大腿”的那种对快乐的路径依赖
  在承认“自我真相”的途中,会有两个障碍:
  一是很多人是不承认自己是谁的。比如一个对学术兴趣的人,觉得科研不,做了一个金融行业的职业规划。他们会说你还是别太理想化了,然后拼命规划几年要成为什么,任由自己真正成就动能就困守在底。
  我想“自我真相”是客观的,你要是做一件事不由衷,你无论怎么科学规划,你的节奏还是合不上那件事的节奏的。而你不选择承认真相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一些所谓规划时的对比、分析,功利化的思维是趋利避害。这种生存策略,不过是远古人类因为大自然生存环境恶劣,而让头脑里做的短期选择。“自我真相”在这里往往被称为“太理想化”,但只有放在长期效应的视野里,符合真实自我的节奏跟动能才是我们做好一件事的关键
  二是节奏感与克制。就像我说的,我不能平衡自己精力在各种事务当中的撕扯,但又止息不了任何事都想做好完美病,所以我醉规划,且是负担不了的失败规划,从而总是体验沮丧感。有时候是惰性,有时候只是,有时候又只是对优秀角色的虚荣执着
  自己,不是要最完美,而是真实自己内在的节奏感,生命自有一种轨道会自己运行,能要的就要,不要的就不要,做到几分是几分,不要有太多上要效果思想。最重要的是培养快乐的路径依赖,才不会今天想睡懒觉而懈怠,不因为一点点新年的热闹烟花、别人的一点评价眼光,而乱了的安宁。因为你知道什么是大快乐,自然不会对这些小放纵动
  柴静在书里写,“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替之间。”我终于承认活到三十多岁,我对自己并不了解,也没打算真正了解,而是很情绪化地说我要。是啊,一定要保持克制。涕泪之前,自我真相才最重要新年一首斗志昂扬的进行曲,年末一首愁肠百结的独白诗,不想再演这样的戏了。
  在2015年跨年的零点以后,我在朋友圈里写下,这里也希望与所有好朋友共勉:
  “人,可以很简单活着。做你喜欢的事,其他交给时间,什么都不用想。像一滴,只是下落,石头总有一天会穿,但只是无理想生命,是会自己长成自己样子关键是每天听到滴的节奏。人可以不用规划,一切只在无而已。”
X

打赏支付方式: